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3D 視覺派:斯坦福具身智能人物關系圖
關鍵字:智能,機器人,視覺,數據,領域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內容字數:0字
內容摘要:
蘇昊、黃其興、祁芮中臺、盧策吾、朱玉可、王鶴、王世全、弋力、莫凱淳……他們從 3D 視覺出發,改寫了機器人的故事走向。作者 | 賴文昕 陳彩嫻
編輯 | 陳彩嫻2009 年,當蘇昊第一次走進位于斯坦福 Serra Mall 353 號的蓋茨大樓時,他剛經歷完一場對人工智能的思想掙扎。
那時他剛參加完搭建 ImageNet。導師李飛飛從普林斯頓轉到斯坦福任教后,他也隨之從美國東部來到硅谷。在普林斯頓的算法課上,著名計算機科學家 Robert Schapire 認為,“計算機視覺的解決還要 200 年”。蘇昊嘗試與他的朋友顧春輝(伯克利博士)交流傾訴,顧春輝寬慰他,說視覺正處于黎明前的黑暗,但下一句是“可能還要黑暗 30 年”。
這難免使他對個人的學術命運與職業生涯感到擔憂與迷惘。
結果,事物的發展出人意料——僅 3 年后,AlexNet 誕生,計算機視覺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大規模數據集 ImageNet 也成為推動 2D 視覺崛起的幕后大功臣。蘇昊初出茅廬就參與 ImageNet,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
但相比鵲起聲名,這段經歷起伏帶給他的最大影響,或許是對創造歷史的認知:
真正能夠改變歷
原文鏈接:3D 視覺派:斯坦福具身智能人物關系圖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