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人類
Ilya帶頭OpenAI超級對齊首篇論文《弱到強的泛化:在弱監督下獲得強能力》,AI對齊AI取得實證結果
來源:轉載機器之心報道編輯:陳萍、蛋醬人類無法監督超級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可以。過去一年,以「預測下一個 Token」為本質的大模型已經橫掃人類世界的多...
OpenAI工程師曝出開發ChatGPT只用8天!長文揭秘谷歌DeepMind等硅谷頂流如何誕生
新智元報道編輯:Aeneas【新智元導讀】OpenAI的出現,源自馬斯克和拉里佩奇的一場爭論。那是在2015年,特斯拉剛剛盈利,佩奇還是谷歌的CEO。就是這場爭吵的幾...
Ilya牽頭,OpenAI發布超級對齊項目:AI對齊AI,GPT-2能監督GPT-4
文章轉自公眾號「機器之心」。過去一年,以「預測下一個 Token」為本質的大模型已經橫掃人類世界的多項任務,展現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
用GPT-2監督GPT-4,防止AI毀滅人類? OpenAI Ilya超級對齊團隊首篇論文出爐
新智元報道編輯:編輯部【新智元導讀】Ilya領銜的OpenAI對齊團隊,剛剛發表了首篇論文——用類似GPT-2監督GPT-4的方法,或可幫人類搞定自己更聰明的超級AI!就...
GPT-2能監督GPT-4,Ilya帶頭OpenAI超級對齊首篇論文來了:AI對齊AI取得實證結果
機器之心報道編輯:陳萍、蛋醬人類無法監督超級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可以。過去一年,以「預測下一個 Token」為本質的大模型已經橫掃人類世界的多項任務,展...
《The Matrix》穿越版:117年后回看OpenAI
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學家,鮮為人知的OpenAI之父?!豆杌饷妗返?7期——一個和AI對視最久的人類!一個純粹而冷峻的科學天才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
?還爭什么「新聞女王」,AI要7×24小時播新聞了
機器之心報道編輯:張倩該系統的目的是取代那些只會照著提詞器念稿子的主播,而不是真正的記者。「我要做一個星期七天的黃金時段新聞,」這是近期熱播劇《新...
ChatGPT成為Nature年度十大人物,首個非人類實體
機器之心報道機器之心編輯部盡管我們無法預料大模型會生成什么,也不知道算力和數據的極限在哪里,但生成式 AI 革命是不可阻擋的。2023 年已經進入尾聲,是時...
周鴻祎、王小川、黃鐵軍、張鵬論道人工智能:一路投奔奇點|甲子光年
一場高信息密度的AI辯論。今天,對于人工智能我們有很多的共識與非共識。共識是,它將會像工業革命一樣,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而非共識是,它究...
馬斯克的 「ChatGPT」上線,嘴太損了
馬斯克版ChatGPTGrok 是馬斯克旗下 xAI 的聊天機器人,一個月前, 最近,馬斯克發文稱 Grok 現已向美國所有 Premium+ 用戶推出,也就是說,你現在有機會在 X ...
Meta AI新交互模型炸街:能在3D環境中連續模擬人類行為,并且可以精準交互,計算機圖形學將迎來新突破?
整理|冬梅、核子可樂 CHOIS是一套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用于合成逼真的 3D 人機交互。近日,斯坦福大學與 Meta/Facebook AI 研究(FAIR)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共...
大模型就是「造夢機」,Karpathy一語驚人!人類才是「幻覺問題」根本原因
新智元報道編輯:桃子 潤【新智元導讀】大模型就是「造夢機」!幻覺是LLM與生俱來的特性,而非缺陷。OpenAI科學家Andrej Karpathy獨特視角在AI社區掀起了激烈...
消極還是積極?大腦多巴胺水平的亞秒級變化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來源: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神經生物學編輯:Lisa審核:mingzlee7當我們從積極和消極的經歷中學習時,人類的大腦會發生什么?為了幫助回答這個問題,更好地理解...
1.4億年前的“人類腳印”化石,科學家:進化論可能遺漏一個環節
來源:科學的樂園人類文明是什么時候開始誕生的?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很輕易的通過科學手段來確鑿的回答。根據碳-14衰變和化石遺跡綜合分析,人類文明最早在1.5...
粵公網安備 44011502001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