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基建、產業協同、對適合工業場景的大模型技術的探索。

原標題:「AI定義汽車」新拐點已至!小米孟二利:我們有三個工作需要做好 | MEET 2025
文章來源:量子位
內容字數:6875字
小米在汽車智能制造中的大模型探索
近年來,隨著大模型的崛起,汽車行業迎來了“AI定義汽車”的新拐點。小米作為行業的焦點玩家,積極將大模型技術應用于汽車智能制造。本文將梳理小米在這一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1. 大模型作為新生產力
小米技術委員會AI實驗室的高級技術總監孟二利指出,大模型是小米長期投入的底層賽道,能夠對軟件和硬件的效果實現指數級提升。小米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AI實驗室,致力于將AI技術應用于汽車制造等核心業務。
2. 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的挑戰
汽車制造是一個成熟的行業,轉型為智能制造模式面臨諸多挑戰。團隊選擇從一體化大壓鑄這一新工藝入手,旨在提升材料研發和質量檢測的效率。該工藝通過將多個零件一次性壓鑄成型,顯著降低車重和制造成本。
3. AI賦能材料研發
小米在材料研發中采用AI方法,突破傳統依賴實驗的局限。團隊通過建立材料性能預測模型,將各種數據、算法與專家知識結合,成功研發出小米泰坦合金,具有高強度和環保特性。
4. 質量檢測的智能化
針對一體化壓鑄件的質量檢測問題,小米搭建了視覺大模型質量判定系統,能夠高效識別毫米級缺陷,檢測準確率超過99.9%。該系統實現了無人工交互的全自動化部署,提升了檢測效率和精度。
5. 邁向智能制造的三大要素
實現“AI定義汽車”需要關注三個方面:數字化基建、行業標準和適合工業場景的大模型技術。小米在數字化建設上采取了閉環管理,確保數據的有效獲取和利用。
總之,小米在汽車智能制造中的探索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經驗,期待更多AI人才的加入,共同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變革。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量子位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追蹤人工智能新趨勢,關注科技行業新突破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

粵公網安備 44011502001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