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AI團隊抄襲爭議引發(fā)國際關注
最近,國際人工智能領域發(fā)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斯坦福大學的AI團隊因其Llama3-V項目被指控抄襲中國國產大模型MiniCPM-Llama3-V 2.5。這一在社交媒體和AI界引發(fā)了廣泛討論,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回顧
斯坦福大學的AI團隊推出了Llama3-V項目,聲稱只需500美元就能訓練出一個超越GPT-4V的多模態(tài)大模型,甚至比Gemini Ultra、GPT-4V和Claude Opus更具優(yōu)勢。憑借斯坦福大學的聲望以及與特斯拉、SpaceX等知名企業(yè)的合作,該項目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
然而,事情很快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折。一位細心的網友發(fā)現Llama3-V的模型“配方”與MiniCPM-Llama3-V 2.5高度相似。經過詳細對比,他驚訝地發(fā)現這兩個模型的結構、代碼和配置文件幾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區(qū)別在于變量名的不同。這位網友在面壁智能的GitHub項目頁面留言,揭露了這一抄襲。
道歉與項目撤下
面對抄襲的指控,斯坦福團隊迅速采取行動,刪除了GitHub和HuggingFace上的相關項目,頁面顯示404錯誤,無法訪問。隨后,Llama3-V的兩位作者Siddharth Sharma和Aksh Garg在社交平臺上正式向面壁智能團隊道歉,并承諾撤下Llama3-V模型。他們承認使用了MiniCPM-Llama3-V 2.5的tokenizer,并表示他們的工作早于面壁智能的項目,但未意識到OpenBMB之前的相關工作。
在這起中,面壁智能的CEO李大海要求Llama3-V的作者給出正式解釋,這一仍在持續(xù)發(fā)酵中。
國際關注與影響
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Christopher David Manning對這一抄襲表示了譴責,并對MiniCPM這一中國開源模型給予了贊揚。這一不僅在國際AI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也促使人們對開源社區(qū)中尊重他人成果的重要性進行反思。同時,這一也彰顯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斯坦福大學AI團隊的抄襲不僅引發(fā)了國際AI界的廣泛關注,也突顯了中國國產大模型MiniCPM在全球舞臺上的重要性。這一提醒我們,在科研工作中,尊重他人的成果是基本準則,同時也展示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卓越研究能力和國際地位。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小夏聊AIGC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專注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前沿信息與技術分享。我們提供AI生成藝術、文本、音樂、視頻等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與應用案例。每日新聞速遞、技術解讀、行業(yè)分析、專家觀點和創(chuàng)意展示。期待與您一起探索AI的無限潛力。歡迎關注并分享您的AI作品或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