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閔可銳、方漢和吳翼:DeepSeek-R1 之后,AI 應用更好做了嗎?
復盤DeepSeek的成功,聊聊未來。
原標題:對談閔可銳、方漢和吳翼:DeepSeek-R1 之后,AI 應用更好做了嗎?
文章來源:Founder Park
內容字數:32852字
DeepSeek-R1 掀起的AI產業巨浪與2025年AI應用展望
本文基于極客公園“今夜科技談”直播整理,探討了DeepSeek-R1對AI產業的沖擊以及2025年AI應用的發展趨勢。DeepSeek-R1以其卓越的文筆和清晰的邏輯思維鏈,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眾多大廠紛紛接入,改變了AI應用的開發模式。
1. DeepSeek-R1的驚艷表現:文筆好,是因為沒好好做產品?
DeepSeek-R1的出色文筆令用戶驚艷,這與其“沒有好好做產品”有關。與注重安全性和價值觀對齊的ChatGPT相比,DeepSeek-R1在安全方面沒有做激進的動作,保留了模型的更多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其技術實現上,一方面是通過強化學習訓練推理模型R1-Zero,再與基模V3合并,提升了泛化能力;另一方面,高質量的中文數據和更大的模型規模也功不可沒。專家們認為,高質量的數據、更大的模型規模以及相對寬松的安全對齊標準,共同造就了DeepSeek-R1優美深刻的表達。
2. 透明的思維鏈:震撼人心,也是一種用戶價值交付
DeepSeek-R1是首個完整公開思維鏈的模型,這不僅提升了模型的準確率,也給用戶帶來了意外的驚喜。用戶能夠直觀地看到模型的思考過程,仿佛窺探了AI的“內心獨白”,這種透明性增強了用戶對AI的信任感,也提升了產品推廣效果。 思維鏈的生成并非人工標注,而是通過強化學習涌現出來的,這需要強大的基座模型和有效的強化學習策略。
3. 更好的模型,并不意味著AI應用更好做了
DeepSeek-R1的出現提高了所有AI應用的基準線,這使得AI應用的開發難度并未降低,反而提升了競爭門檻。開發者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尋找新的可能性,才能開發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模型能力的提升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貼近用戶需求,提供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4. 開源的DeepSeek-R1:商業模式的革新
DeepSeek-R1的開源策略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收益,改變了業界對開源的認知。開源不再僅僅是“為愛發電”,它可以帶來品牌效益和市場份額。 這加速了AI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AI領域的競爭。 然而,開源與閉源模式可能長期共存,各自擁有優勢。
5. DeepSeek的未來:AGI之路上的持續探索
DeepSeek未來可能在數據泛化、訓練方法泛化等方面繼續探索,進一步提升模型能力。 專家們認為,DeepSeek團隊的技術實力和對AGI的執著追求,將繼續為AI領域帶來更多驚喜。 然而,DeepSeek面臨的挑戰依然巨大,如何在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將是其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Founder Park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來自極客公園,專注與科技創業者聊「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