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軟宣布量子計算重大突破,但業內存在質疑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內容字數:9889字
微軟發布首款量子計算芯片Majorana 1:邁向實用量子計算的關鍵一步
本文總結了微軟于2月19日發布的首款量子計算芯片Majorana 1 的相關信息,以及其在量子計算領域中的意義和未來展望。
1. Majorana 1芯片的核心技術
Majorana 1 芯片采用全球首個拓撲導體,通過操控馬約拉納粒子(Majorana Fermion)來創造更穩定、可擴展的量子比特。這需要創造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拓撲體”,通過精確排列原子,將砷化銦和鋁逐個原子地構建成拓撲導體納米線。這些納米線連接成“H”形單元,每個單元包含四個可控馬約拉納粒子,構成一個量子比特。微軟已成功在單芯片上集成8個單元,未來目標是擴展至百萬級量子比特。
2. 馬約拉納量子比特的優勢
與其他類型的量子比特相比,馬約拉納量子比特更穩定、快速、小巧,并具有獨特的保護量子信息的屬性,能夠以數字方式進行控制,簡化了量子計算的工作方式。此外,微軟還開發出一種新的測量方法,能夠精確到檢測超導線中十億個和十億零一個粒子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量子比特的狀態。
3. 微軟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長期投入與未來規劃
微軟自2008年起便投入拓撲量子計算研究,Majorana 1 芯片是其在該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微軟計劃與美國國家實驗室和大學合作,利用Majorana 1進行研究,并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可能在2030年前)通過微軟云Azure上市。 微軟預計,擁有上百個量子比特后才能談論商業可靠性。量子計算的最終目標是解決“有意義的工業規模問題”,例如設計新分子、新藥物,以及訓練更強大的AI模型。
4. 與其他科技巨頭的競爭與業界評價
量子計算領域競爭激烈,谷歌等科技巨頭也在積極布局。谷歌于2024年12月發布了擁有105個物理量子比特的Willow芯片。業界對微軟的突破反應不一,一些人持懷疑態度,另一些人則表示贊賞。一些評論指出,微軟和谷歌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技術路徑(拓撲量子計算和超導技術)來實現量子計算。
5. 潛在的挑戰與質疑
一些專家對Majorana 1芯片的實際應用提出了質疑,認為目前雖然在硬件方面取得進展,但量子比特穩定性等基本問題尚未完全解決。 部分評論認為,這項突破更多的是基礎科學的進展,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而言之,微軟發布Majorana 1 芯片標志著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未來的發展將取決于能否克服這些挑戰,并最終實現實用量子計算的突破。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致力成為權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和前沿科技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