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ax – 原海螺AI海外版
海螺AI已于2025年3月正式更名為MiniMax。此次更名涉及其官網和App,國內外版本均同步進行了更新。更名后,品牌口號也變更為“MiniMax-你的AI智能助手”,進一步明確了其作為智能助手的定位。與此同時,海螺品牌將專注于AI視頻領域,以“海螺視頻”作為其核心產品。

MiniMax是什么?
MiniMax是一個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的創新型企業,致力于通過前沿的AI模型架構為用戶提供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其核心業務涵蓋新一代全棧自研模型家族的開發以及基于這些模型的AI原生應用構建,同時還為企業提供前沿技術驅動的API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創新。
MiniMax提供的產品與服務
MiniMax在業務拓展方面表現出色,其To C端擁有海螺AI、星野、Talkie等產品。同時,MiniMax通過開放平臺產品接入的2B客戶企業和開發者已超3萬個,模型日交互量達到30億次。此外,MiniMax的技術和產品在金融、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MiniMax的創立背景
MiniMax成立于2021年12月,由前商湯科技副總裁、研究院副院長閆俊杰創立。公司名字源于極小化極大算法,旨在找出失敗的最大可能性中的最小值,這一理念也貫穿了公司的發展歷程。當時,人工智能領域正處于技術突破的前夜,ChatGPT還未發布,OpenAI也不溫不火,商湯也即將上市,閆俊杰選擇離開商湯,創立了MiniMax。
核心團隊與技術實力
MiniMax的核心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商湯科技,具備豐富的人工智能領域經驗與專業知識。例如,聯合創始人周彧聰是商湯科技的早期員工之一,在算法團隊管理與技術指導方面表現出色;技術合伙人楊斌曾就職于Uber AI研究院,在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
在技術方面,MiniMax自主研發了不同模態的通用大模型,包括萬億參數的MoE文本大模型、語音大模型以及視覺大模型。其MiniMax-01系列模型采用獨特的線性注意力機制,能夠處理長達400萬Token的上下文,成為全球最長的上下文模型。
發展歷程與融資情況
2022年10月,MiniMax推出了第一款產品Glow,聚焦于AI功能,允許用戶創建屬于自己的智能體,并通過對話訓練調整智能體的語氣和說話方式。2023年9月,MiniMax在國內市場推出AI伴侶產品星野,基于多模態AIGC技術,支持用戶定制AI智能體。
在融資方面,MiniMax已完成四輪總計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高瓴、國壽、阿里、騰訊、米哈游、紅杉資本中國等。2024年3月,阿里巴巴領投了MiniMax最新一輪融資,公司估值攀升至30億美元。
MiniMax的官網入口
- MiniMax 海外版官方網站:https://www.minimax.io/
- MiniMax 國內版官方網站:https://minimaxi.com/
數據統計
數據評估
本站OpenI提供的MiniMax.io都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對于該外部鏈接的指向,不由OpenI實際控制,在2025年 3月 19日 上午11:56收錄時,該網頁上的內容,都屬于合規合法,后期網頁的內容如出現違規,可以直接聯系網站管理員進行刪除,OpenI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