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苑官網
一個由兩個美國人司圓直和柯祎藍創建的方言故事平臺,致力于記錄和保存中國各地的方言,用戶可以錄制、上傳并轉錄編輯各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內容。
網站提供:行業圈子,生活創意,鄉音苑。
鄉音苑簡介
鄉音苑(Phonemica)是個記錄中國各地方言的公益項目,2013年由兩位在國外留學的中國年輕人——柯祎藍(Kellen Parker)和司圓直(Steve Hansen)創辦。他們發現中國方言又多又復雜,特別想把這些珍貴的口頭文化留下來,就做了這個平臺,讓大家用家鄉話講故事,把方言保存下來。

這個平臺鼓勵普通人參與,你只需要用家鄉話講個1到2分鐘的小故事,比如“我小時候的一天”“我家鄉有啥好吃的”,再配上普通話或英語翻譯就行。講的內容可以很隨意:兒歌、童謠、自己經歷過的事、家鄉的吃食、好笑的事兒、俗……都是方言最鮮活的樣子。
網站上線后,很多人上傳了自己錄的方言。每個錄音都會標在中國地圖上,你點開地圖上的某個點,就能聽到不同地方、不同年齡段的人用當地方言講故事,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中國話有多豐富。
現在普通話用得越來越多,城市也越來越大,好多方言慢慢沒人說了,可能以后就聽不到了。鄉音苑把這些錄音存下來,以后做語言研究、保護文化,或者讓孩子們聽聽祖輩怎么說話,都特別有價值。語言學界也很關注這個項目,因為這些錄音能幫他們研究方言的發音、詞匯和語法變化。
平臺用起來很簡單:打開方言地圖,能看到漢語系、藏緬語系、壯侗語系和南島語系四個大區的分布,也能直接搜某個方言或地區。如果你身邊有人擅長講故事,可以讓他們錄一段;自己也能注冊賬號,幫別人轉錄錄音或者翻譯。
為啥要做這個事?
?對個人來說,講方言、聽方言能讓你想起家鄉的味道;
?對社會來說,幫著把各地的文化留下來,讓大家更珍惜這種多樣性;
?對學術來說,這些錄音是研究語言變化的第一手材料。
常見問題:
?平臺主要干啥?讓大家上傳用方言講的故事,比如童謠、小時候的游戲、家鄉吃食怎么做,也能幫忙轉錄和翻譯。
?都有哪些地方的方言?有桃園客家話、江蘇連云港江淮話、廣東廣州粵語、四川成都西南官話等等。
?怎么支持這個項目?可以捐錢(支持ETH、ADA等虛擬幣,用來付服務器和維護費),也可以自己錄故事、幫忙轉錄翻譯。
?怎么參與?讓會講故事的長輩或朋友錄一段,或者注冊賬號后,找到你能聽懂的方言錄音,幫忙把語音轉成文字。
如果你對方言感興趣,或者想聽聽全國各地的人怎么用家鄉話,鄉音苑是個特別好的平臺。你也能貢獻一段自己的方言錄音,幫著把中國的語言文化留下來。
鄉音苑官網入口網址
OpenI小編發現鄉音苑網站非常受用戶歡迎,請訪問鄉音苑網址入口試用。
數據統計
數據評估
本站OpenI提供的鄉音苑都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對于該外部鏈接的指向,不由OpenI實際控制,在2025年 7月 25日 上午12:00收錄時,該網頁上的內容,都屬于合規合法,后期網頁的內容如出現違規,可以直接聯系網站管理員進行刪除,OpenI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