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辦學歷史始于1976年的電訊儀表專業,2005年由電子工程系更名為自動化學院。2018年學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自動化學院更名為自動化學院、人工...
標簽:AIGC科研平臺 AI專業大陸大學TOPAI專業大陸大學TOP 人工智能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辦學歷史始于1976年的電訊儀表專業,2005年由電子工程系更名為自動化學院。2018年學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自動化學院更名為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學院現有6個寬口徑本科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和人工智能;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和電氣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和能源動力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形成了本碩博多層次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
學院是南京郵電大學主干工科學院,是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學科群”方向之一“復雜網絡與智能系統”建設學院。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支撐條件,建設有網絡通信與控制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江蘇省主動配電網大數據分析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物聯網智能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綜合訓練中心、江蘇省自動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級平臺,以及8個和地方共建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工123人,專任教師中97.9%以上具有博士學位,高級職稱教師占58.89%。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17人,碩士生導師88人。學院聘請名譽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師資力量雄厚,學術帶頭人中有IEEE?Fellow?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7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9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3人、優秀青年骨干教師5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人(2018年、2020年),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1人(2015年-2019年)。學院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的學術梯隊。
學院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一大批國家級、省部級縱向科研項目以及企業委托的橫向課題,科研經費充足。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816篇,包括IEEE匯刊論文近40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前3%)10余篇。近年來,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各種獎項和榮譽10余項。
數據統計
數據評估
本站OpenI提供的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都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對于該外部鏈接的指向,不由OpenI實際控制,在2023年 5月 13日 下午5:56收錄時,該網頁上的內容,都屬于合規合法,后期網頁的內容如出現違規,可以直接聯系網站管理員進行刪除,OpenI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