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千卡集群算力競賽,國產大模型終于等來了“中國英偉達”|甲子光年
關鍵字:集群,政策,線程,模型,華為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內容字數:7009字
內容摘要:
國產算力新突破。作者|趙健
在替代英偉達的道路上,國產算力一直面臨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
當國產芯片問世之后,要想真正用起來,需要種子客戶用實際業務將其打磨、優化、迭代,然后服務更多的客戶,并持續形成飛輪。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沒有哪一家企業愿意被當成小白鼠來試驗。這就進入了一個死胡同,越是沒有企業愿意嘗試,國產算力就越難用。
不過,在近幾年產業鏈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下,國產算力迎來了兩個突破口。
一是國產算力迎來技術突破。
國內AI芯片正百花齊放,從產品性能、量產規模、擁有集群能力且已有場景落地等要素來考量,以華為和摩爾線程等為代表的國內AI芯片第一梯隊玩家已經涌現,并且具備了基于全國產芯片的千卡計算集群。
事實上,去年12月摩爾線程就面向客戶發布了首個國產全功能GPU千卡千億大模型訓練平臺:夸娥(KUAE)智算中心全棧解決方案,并且已率先實現三個千卡智算集群的落地。二是國產算力迎來政策東風。
過去一年,全國各地陸續出臺了算力相關的扶持政策。近期,北京市發布《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年)》,明確表示對采購自主可控GPU芯片開展智能算力服務的企業,按照投資額
原文鏈接:千卡集群算力競賽,國產大模型終于等來了“中國英偉達”|甲子光年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jazzyear
作者簡介:甲子光年是一家科技智庫,包含智庫、社群、企業服務版塊,立足中國科技創新前沿陣地,動態跟蹤頭部科技企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案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大健康等科技創新在產業中的應用與落地。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