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真·煉丹:整整14天,無需人類參與
AIGC動態(tài)歡迎閱讀
原標題:AI真·煉丹:整整14天,無需人類參與
關鍵字:英特爾,解讀,處理器,平臺,張量
文章來源:量子位
內容字數(shù):0字
內容摘要:
金磊 夢晨 發(fā)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現(xiàn)在制藥這事,人類要靠邊站了。
坐標蘇州,這是一個1600平的制藥實驗室,它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門口,沒有人。
走廊,沒有人。
實驗室,也沒有人。
相比以往充斥著科學家、研究員的實驗室,它更多的是把機械臂和AI系統(tǒng)塞了進去,主打的就是一個全自動化。
或許好奇的小伙伴就要問,這樣的實驗室能干嘛?就是為了自動化而自動化嘛?
事情當然沒有那么簡單,你瞧見的只是無人的操作,但在背后,AI做的可遠遠不只是替代人工的實驗室操作那么簡單,而是:
14天內完成靶點發(fā)現(xiàn)和驗證,還是全自動化干濕實驗閉環(huán)的那種。
要知道,這個過程要放以前,可是需要足足2-3年才能完成……
而且更為精細化的工作,例如樣本處理、細胞培養(yǎng)、化合物管理、高通量篩選、新一代測序、高內涵成像等等,不論是單一任務還是“聯(lián)動”任務,機器都可以在AI的控制下輕松接手。
△用Echo 650T制備檢測板△用NovaSeq 6000測序這便是來自全球AI制藥第一梯隊的“選手”——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的第六代智能機器人實驗室,也是全球首個用AI參與決策的生物學
原文鏈接:AI真·煉丹:整整14天,無需人類參與
聯(lián)系作者
文章來源:量子位
作者微信:QbitAI
作者簡介:追蹤人工智能新趨勢,關注科技行業(yè)新突破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