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這一次,國產光計算芯片走到了商業化的臨界點|甲子光年
關鍵字:芯片,本位,矩陣,甲子,規模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內容字數:0字
內容摘要:
光計算芯片行業的水溫,正在發生變化。作者|八度??
編輯|王博
“集成光路將是半導體領域60年一遇的‘換道超車’。”
去年底,在2023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上發布的《光子時代:光子產業發展白皮書》前言的最后一段,有著這樣一句話。
光計算芯片在算力、數據傳輸上的優勢毋庸置疑,國內團隊的研究成果也時常見諸報端,但一提到規?;逃茫簧偃巳孕拇嬉蓱]。2023年,一位從事微納光子器件科研的研究生在知乎上發帖討論光計算芯片相關問題時就直白地說:“既然沒有商用,肯定是還有很大問題的。”
那么,光計算芯片從論文里走出來了嗎?
矩陣規模(算力密度)和單節點光辨識度(算力精度)是衡量光計算芯片性能的關鍵指標,業內公認的達到商用標準的矩陣規模是128×128,2021年全球范圍內有兩家企業完成了64×64的光計算芯片流片,此后三年內這個瓶頸一直沒有被突破,有的企業甚至轉戰了其它賽道。
而在近期舉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期間,「甲子光年」了解到,國內光計算芯片公司光本位科技已完成首顆算力密度和算力精度均達到商用標準的光計算芯片流片,這顆芯片的矩陣規模為128×128,峰值算力超1700TOPS
原文鏈接:這一次,國產光計算芯片走到了商業化的臨界點|甲子光年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jazzyear
作者簡介:甲子光年是一家科技智庫,包含智庫、社群、企業服務版塊,立足中國科技創新前沿陣地,動態跟蹤頭部科技企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案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大健康等科技創新在產業中的應用與落地。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