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MIT博士的催化材料征途:用AI4S造一枚化學工業“芯片”|甲子光年
關鍵字:化學,化學反應,催化劑,材料,字節跳動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內容字數:0字
內容摘要:
追趕化學材料領域的ChatGPT時刻。作者|蘇霍伊
“量子離我們的生活一點都不遠。”
“一米是多少距離,一秒是多長時間,而一千克又是多少質量?”剛一碰面,深度原理的創始人兼CEO賈皓鈞便問了「甲子光年」三個問題。
兩千多年前,莊子曾給出答案: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與現代物理學中的基本定律不同,莊子和許多古代哲學家都認為物質是連續的,物質可以被無限分割,任何尺度的長度都只是相對和近似的,沒有有絕對精確的度量標準,所以“一米”不能用基本物理定律精準定義它長度。
但物質并不是連續的。
“米、千克和秒這樣耳熟能詳的計量單位,都是用量子力學來標準化的。量子現象更加精準地定義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概念。” 深度原理創始人兼CTO段辰儒認為,“量子力學是人類近代最偉大的發現。”
數千年來,人們都以太陽定義時間。地球的自轉和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穩定性,也由此產生了天、小時、分鐘等時間單位。實際上,“一秒”的定義既不是1/60分鐘,也不是1/3600小時,現代科學給出了更精確的時間定義:“一秒”是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發生9,192,631,770次躍遷的持續時間。
這種定義與地球的自轉
原文鏈接:MIT博士的催化材料征途:用AI4S造一枚化學工業“芯片”|甲子光年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