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內容摘要:
降噪
新標準降噪耳機,是當代年輕人的隨身避難所。因為安靜,總能幫助你恢復一些能量。
如果要選出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我會毫不猶豫投它一票。人有時需要的東西不多,僅僅是一個能關掉嘈雜世界的按鈕。
但往往,降噪耳機做得還不夠。
▲圖片來源:某電商平臺在售降噪頸枕
我之前出差的時候,就在機場買過具備「被動降噪」功能的頸枕——說是被動降噪,本質上就是捂住耳朵。
當時并不是忘了帶降噪耳機,實際上降噪耳機的功能一切正常,能夠很好地隔絕飛機的轟鳴聲。但隔壁同行小孩極具穿透力的童聲,讓我有一種降了噪但又沒完全降的奇妙體驗。只好就近買一個降噪頸枕,在飛機上先戴降噪耳機,再戴上頸枕進一步隔音,雙重保障才能換來幾個小時的清靜。
這事聽上去有些詭譎——戴上降噪耳機的我,為什么還要捂住耳朵?
▲圖片來源:Giphy
降噪耳機,不能只談最大降噪深度
買降噪耳機時,你會優先考慮什么?
在廣告中,降噪耳機總樂于展示人們乘坐飛機和高鐵時戴上耳機的美好體驗,告訴你耳機降噪深度越深,降噪效果越好,最后給產品標榜一個名為「最大降噪深度」的數值。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最大降噪深度大 ≠ 降噪效果好。
確實,「最大降噪深度」是衡量耳
原文鏈接:戴上降噪耳機的我,為什么還要捂住耳朵?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愛范兒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