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內容摘要:
“工程師本身就要具備極其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我們不想去誤導消費者。”作者|王博
“如果用數字1到9表示固態電池的技術和制造成熟度,1是剛開始涉及這一領域,9是技術成熟,可以投入大規模生產,那么當前行業最高水平只到了4左右?!?br />在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公開回應了全固態電池研發進展的問題,在說出上面這段話后,他還補充了一句:“我們目前的研究進展也處在4左右。”
這句話給如今火熱的固態電池行業潑了一盆冷水,但這是一句務實的話。
今年,不少動力電池企業發布了最新的固態電池技術,并用上“重大突破”“實物首秀”等描述,相應的股價飛漲起來了,但其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并沒有比現在成熟的液態鋰電池高多少;不少企業對外宣傳“固態電池量產上車”,但其實是半固態電池,盡管半固態電池也屬于固態電池,但其和全固態電池“并不是一個概念”;還有團隊宣稱全固態電池取得技術突破,但仔細一看,這種突破僅限于實驗室環境中,離落地還很遠。
“如果要在6000個大氣壓下,才能實現較高的低溫性能,這意味著這些器件還無法投入市場應用?!痹谷赫f。
「甲子光年」在大會期間與多位動力電池業內專
原文鏈接:寧德時代說了實話|甲子光年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