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能體系統又少了一個阻礙。
牛津大學提出的Agora協議:推動LLM智能體通信的變革
隨著PandaHugging Face上模型數量突破100萬,智能體間的有效通信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提出了一種名為Agora的元協議,旨在解決智能體通信三難困境,推動LLM智能體的高效協作。
1. 智能體通信三難困境
智能體(agent)指能夠自主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計算機系統。為了共同達成目標,智能體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然而,由于智能體的多樣性,包括架構和功能的差異,設計一個通用的通信協議面臨著三大挑戰:多功能性、效率以及可移植性。這種權衡被稱為智能體通信三難困境。
2. Agora協議的核心理念
Agora協議通過接受不可能同時實現最佳效率、可移植性和多功能性這一現實,提供了一種靈活的解決方案。該協議基于LLM的特性,允許智能體根據不同場景采用不同的通信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支持高通用性,還通過高效的例程處理大部分請求,從而實現高效率和高可移植性。
3. 協議文檔(PD)的重要性
Agora引入了協議文檔(PD)這一概念,作為描述通信協議的純文本,并于具體實現。PD通過哈希值進行唯一標識,智能體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使用傳統協議、結構化數據或自然語言進行通信。
4. Agora的實際應用
為了展示Agora的效果,研究團隊進行了兩種場景的演示:一是兩個智能體間的數據交換;二是一個由100個智能體組成的網絡。在這兩個場景中,智能體通過協商達成協議,顯著降低了通信成本,并實現了更高效的服務。
5. 成本分析與結論
通過與傳統自然語言通信的比較,Agora展示了其顯著的成本效益。在1000次查詢中,Agora的總成本僅為7.67美元,而傳統方法則高達36.23美元,顯示出隨著查詢量增加,Agora的優勢愈加明顯。
總之,Agora協議為LLM智能體之間的高效通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推動了智能體協作的未來發展。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專業的人工智能媒體和產業服務平臺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