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仁勛最新萬字對話:英偉達十年內將計算邊際成本降低至1/100萬 |科技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內容字數:27848字
黃仁勛與人工智能的未來展望
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學位授予儀式上,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與校董會主席沈向洋進行了深入對話,探討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領導力以及未來的技術趨勢。
1. 大模型與計算能力的提升
黃仁勛表示,大模型的規模定律仍在繼續發揮作用,但僅依靠預訓練數據已經不夠,后訓練數據量和測試時間同樣重要。他提到,英偉達在過去十年中將計算性能提高了100萬倍,同時將計算的邊際成本降低至1/100萬,改變了計算領域的格局。
2. 人工智能的變革性力量
他強調,生成式AI的出現使得信息能夠在不同模式間轉換,帶來了理解信息真正意義的能力。AI不僅在文本與圖像之間進行轉換,還能夠在生物學、氣候科學等領域展現出無限可能。
3. 領導力與團隊合作
黃仁勛分享了領導力的經驗,指出領導者應展現脆弱的一面,尋求幫助并承認不確定性。他強調,領導者的決策應圍繞使命展開,以他人的福祉為出發點,建立信任和尊重。
4. 香港科技大學的機遇
針對香港科技大學即將建立的醫學院,黃仁勛建議學校應從一開始就與技術緊密結合,推動跨學科的合作,以促進技術的快速發展。他認為,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和醫療保健是需要創新的三個重要領域。
5. 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黃仁勛指出,大學在科技競爭中應集中資源,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引領者,以推動全校的研究發展。同時,他對全球能源消耗問題提出了希望,認為AI能夠高效發現新的科學成果,幫助節約資源。
綜上所述,黃仁勛的對話不僅展現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也為未來的領導力與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強調了技術與教育結合的重要性。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致力成為權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和前沿科技研究機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