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衰老的新生物標志物研究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研究人類衰老的過程中,開發了新的方法來衡量生物學年齡。尤其是大腦作為重要器官,其衰老與認知功能障礙密切相關,成為研究的重點。復旦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在血液中發現了一系列與大腦衰老相關的蛋白質,為評估大腦的生理年齡提供了新的生物標志物。
研究方法與發現
研究團隊通過構建量化大腦衰老進程的時鐘模型,利用英國生物銀行數據庫的多模態腦影像數據,估算個體的“腦齡”。結合大規模血漿蛋白質組學數據,最終確定了13種與大腦衰老關系密切的蛋白質。例如,Brevican(BCAN)水平較高與大腦衰老較慢相關。
大腦斷崖式衰老的時間節點
研究發現,大腦衰老在57、70和78歲時呈現“斷崖式衰老”,其中57歲與代謝和精神健康相關,70歲與腦結構及癡呆風險有關,而78歲則與炎癥信號通路相關。這些發現為理解大腦衰老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早期診斷與干預的潛力
通過血液檢測特定標志物,有望預測個體的“腦齡”,并幫助發現大腦衰老的早期信號。研究者希望這一進展能促進針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診斷與精準干預,從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總結
本研究不僅揭示了大腦衰老的關鍵生物標志物,還為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推動公共衛生干預策略的制定。盡管大腦衰老不可避免,但通過科學手段進行監測和干預,可以顯著提升生活質量。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致力成為權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和前沿科技研究機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