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鍵生成萬字專利!中科院發布多智能體框架AutoPatent,含1933個「草稿-專利」數據對
文章來源:新智元
內容字數:7151字
自動化專利撰寫框架AutoPatent的研究與應用
在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專利作為保護創新成果的重要法律工具,其撰寫過程卻常常繁瑣且耗時。傳統的專利申請過程通常由專業的專利代理人完成,這一過程的高人力和時間成本使得快速應對技術迭代變得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和大連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開發了名為AutoPatent的自動化專利生成框架,旨在提高專利撰寫的效率和準確性。
1. AutoPatent框架的基本結構
AutoPatent框架通過引入多智能體協作,能夠在約十分鐘內根據發明人的技術底稿生成完整的專利文檔。該框架包括三大類智能體:寫作智能體、規劃智能體和審查智能體,共計八個智能體。寫作智能體負責生成專利的各個短文本和詳細描述,規劃智能體通過構建專利寫作規劃樹(PGTree)指導詳細描述的生成,而審查智能體則負責評估生成內容的質量,確保符合專利法的要求。
2. Draft2Patent任務的創新性
研究團隊提出了Draft2Patent這一新穎的專利起草任務,旨在將發明人的技術底稿轉化為完整的專利文件。該任務面臨底稿和完整專利文本長度差異的挑戰,同時要求生成的專利具備非顯而易見性、有用性和新穎性等專利性特征。為此,研究者們構建了一個包含1,933條底稿專利文本對的基準數據集D2P,以支持智能體的訓練和評估。
3. 實驗結果與效果分析
通過對AutoPatent框架的實驗評估,研究團隊使用了BLEU、ROUGE和逆重復率(IRR)等指標,結果表明AutoPatent在生成專利文檔的長度、內容質量和重復率等方面均優于傳統方法。此外,參與評估的人類專家也普遍認為AutoPatent生成的專利文本質量高于其他生成方法。
4. 對知識產權行業的潛在影響
AutoPatent的出現有望重塑傳統的專利生成流程,將原本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縮短至幾小時或幾天,顯著提高效率。同時,降低專利撰寫的難度,能夠促進更多創新想法的實現。此外,隨著自動化工具的普及,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也將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如專利數據分析和價值評估等增值服務,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新智元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智能+中國主平臺,致力于推動中國從互聯網+邁向智能+新紀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發展,關注人機融合、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對人類社會與文明進化的影響,領航中國新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