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可能掉隊,但沒有哪家活得很好。
原標題:2024,“大模型六小虎”逐夢AI圈|甲子光年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內容字數:19506字
2024年大模型創業公司現狀:機遇與挑戰并存
本文總結了2024年中國大模型創業公司的發展現狀,重點關注“大模型六小虎”及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文章指出,雖然“大模型六小虎”(智譜、MiniMax、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階躍星辰、零一萬物)曾是創業賽道的明星,但在2024年下半年,部分公司已顯現掉隊跡象,且整體估值低于預期。
1. 大模型六小虎的起源與目標
智譜和MiniMax是國內最早布局大模型的公司,它們比大多數公司更早預見到大模型技術的拐點,并懷揣著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夢想而生。其他四家公司則在ChatGPT發布后迅速成立,同樣以AGI為目標,但各有側重。
2. “六小虎”戰略分化
雖然都以AGI為目標,但六小虎在實現路徑上呈現出戰略分化:智譜穩重求勝,對標OpenAI,并加大了對Agent(工具使用)的投入;階躍星辰也對標OpenAI,關注多模態融合與世界模型;MiniMax專注于模型速度和多模態能力;月之暗面以長文本處理能力見長,并研發了高效推理架構;百川智能則聚焦醫療領域,認為能否制造虛擬醫生是AGI的重要標志。
3. 預訓練的進與退
預訓練大模型需要巨額資金和算力,這對于國內創業公司而言是巨大的挑戰。部分公司考慮放棄預訓練,轉向更經濟高效的推理模型。然而,也有公司持續投入預訓練,例如智譜和零一萬物。同時,推理模型的興起也為算力相對較少的公司提供了新的機會。
4. 艱難的商業化與技術路線的分歧
大模型的商業化是擺在所有公司面前的難題。開源與閉源是技術和商業的雙重選擇,各家公司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商業模式上,to B和to C各有挑戰,六小虎大多采取全面布局的策略,但to B領域面臨定制化難題。如何解決to B的盈利問題,以及如何提高to C產品的用戶粘性和付費率,都是關鍵。
5. 更多的不確定性
除了技術和商業化挑戰,外部環境也對大模型公司產生影響。人才流失、大廠的競爭(尤其是字節跳動的強勢進入)、價格戰等都給創業公司帶來壓力。 月之暗面因融資和輿論備受關注,也反映出部分創業公司在管理和運營上的不足。
總而言之,2024年的大模型創業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AGI的實現仍需時日,而商業化和技術路線的選擇將決定這些公司的最終命運。2025年,大模型領域將會有更多故事和變化。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甲子光年是一家科技智庫,包含智庫、社群、企業服務版塊,立足中國科技創新前沿陣地,動態跟蹤頭部科技企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案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大健康等科技創新在產業中的應用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