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圖靈獎得主楊立昆:統治欲望源于生存需求,而非智能水平,AI 不會有這種想法 | AI 2025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內容字數:38351字
Yann LeCun 2025 年人工智能前瞻:超越大語言模型,走向人類水平 AI
本文總結了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Yann LeCun近期接受采訪時對2025年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的預測和觀點,并對AI的本質、未來發展方向以及潛在風險進行了深入探討。
1. AI 的現狀與局限
LeCun 認為,當前最先進的大語言模型雖然在語言處理方面表現出色,但對物理世界缺乏理解,智能水平甚至不如貓。它們的能力主要源于對文本數據的學習,而對真實世界的感知和交互能力非常有限。這限制了 AI 在更復雜任務上的應用,例如機器人控制和完全自動駕駛等。
2. 超越大語言模型的挑戰
LeCun 指出,未來幾年 AI 領域的主要挑戰在于超越自回歸式大語言模型架構,發展能夠理解真實世界、擁有常識的架構。他認為,強化學習的低效性無法解釋人類和動物的高效學習能力,而自監督學習才是人類和動物學習的主要方式。他提出的JEPA架構(聯合嵌入預測架構)試圖通過學習對現實的合適表征,并排除無關信息來實現這一目標。
3. 對物理學與 AI 的融合
LeCun 在訪談中展現了其深厚的物理學造詣,并探討了 AI 系統如何構建新的物理定律。他認為,關鍵在于找到合適的表征方式和相關變量,以及合適的抽象層次,這與物理學家研究物理現象的本質相同。他將自監督學習比作 AI 領域的“暗物質”,認為它是 AI 系統學習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4. AGI 的時間表與安全性
LeCun 避免使用“AGI”一詞,因為它認為人類智能是高度專業的,而“人類水平的AI”或“AMI”更準確地描述了目標。他認為,在理想情況下,實現大眾認可的人類級智能可能需要 5-6 年的時間,但仍面臨諸多挑戰。他同時強調,尋找可證明安全的 AI 系統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過工程手段構建安全系統,例如構建目標驅動的 AI,并設置行為護欄。
5. AI 的社會影響
LeCun 認為,AI 增強人類智能的影響力可能堪比 15 世紀的印刷術,它將深刻改變知識傳播、科學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他認為,人類水平的 AI 是個產品需求,一旦實現,將產生巨大影響。他相信 AI 未來發展樂觀,并會帶來積極的變革。
6. 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LeCun 對 AI 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他認為 AI 將成為人類強大的助手,幫助人們解決各種問題,并推動社會進步。但他同時強調,需要謹慎地發展和應用 AI,確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避免潛在的風險。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致力成為權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和前沿科技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