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谷歌前 CEO 施密特:AI 將在今年獲得“永久記憶”,2028 美國會耗盡能源儲備 | AI 2025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內容字數:17002字
AI 科技大本營 2025 AI 前瞻周:谷歌前CEO 埃里克·施密特對AI未來三大突破的預測
新年伊始,AI 科技大本營 2025 AI 前瞻周聚焦2025年內的AI發展預測。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近期采訪和演講中大膽預測,2025年AI將迎來三大性突破,其影響之深遠,甚至被低估而非高估。這將是“一切,無處不在,同時發生”的變革。
一、2025年AI的三大技術突破
無限上下文窗口:AI的“永久記憶”
施密特將目前的上下文窗口比作“短期記憶”,而突破性的“無限注意力”方法則賦予AI“永久記憶”。這項技術允許AI記住之前的對話細節,并隨時調用過去的重要信息,如同一個永不疲倦的助手。這將徹底改變AI的記憶方式,并極大地提升其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例如循序漸進地提供復雜配方,甚至解決科學、醫學、材料科學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難題。
AI智能體:從對話到行動的飛躍
AI智能體不再局限于對話,而是能夠理解并執行任務。微軟和OpenAI的最新演示展現了AI智能體在處理復雜商業郵件、模擬人類對話、進行交易等方面的驚人能力。它們能夠解析模糊語言,查找歷史信息,甚至自動起草專業的回復郵件,這標志著AI從對話到行動的巨大飛躍。
文本到行動:顛覆性的編程
“文本到行動”技術將允許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指令生成任何類型的程序。施密特用一個大膽的例子說明了這項技術的強大:用戶只需用自然語言指令,就能讓AI在短時間內生成并發布一個與TikTok競爭的應用。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將擁有一個專屬的、高效的程序員,這將徹底改變軟件開發模式。
二、AI對科學研究的性影響
施密特認為,AI正在徹底改變科學研究方法。AI不再是輔助工具,而是科學家的協作伙伴,能夠以超乎人類想象的速度處理海量數據,并預測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在材料科學和藥物研發領域尤其顯著,AI有望推動關鍵突破,并直接影響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施密特甚至預測,未來一到兩年內,我們將看到“超人類水平的數學家、超人類水平的程序員”出現。
三、AI發展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施密特也強調了AI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特別是網絡攻擊和生物學領域的風險。他警告說,AI能夠創造出我們沒有解藥的病毒,因此需要確保這些技術不會落入壞人之手。此外,AI的能源消耗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施密特預測美國將在2028年耗盡能源儲備。
四、結論:站在人類文明的轉折點
施密特認為,AI的快速發展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每個人都將擁有一個博學者級別的AI助手。然而,這種非人類智能系統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對人類價值觀的尊重之上。我們正站在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上,需要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巨變。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致力成為權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和前沿科技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