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
原標題:接連被開源項目curl、Prisma棄用,Rust語言遭遇水逆,網友:從狂熱粉到后悔莫及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內容字數:6278字
Rust 編程語言的“棄用”潮:挑戰與反思
近期,Rust 編程語言接連遭遇知名開源項目棄用的窘境,引發開發者社區廣泛關注。這與Rust語言本身的優勢和挑戰密不可分。
1. curl 項目放棄 Rust 編寫的 Hyper HTTP 后端
curl 項目創始人 Daniel Stenberg 宣布放棄基于 Rust 的 Hyper HTTP 后端,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缺乏用戶需求,現有 curl 用戶和 Hyper 用戶群體之間缺乏交集;二是 C 和 Rust 語言的互通性問題,需要精通雙語的開發者維護 C 粘合層,但這樣的人才十分稀缺。盡管 Stenberg 對未來采用 Rust 或其他語言的安全后端持開放態度,但這起仍暴露出 Rust 在實際應用中面臨的挑戰。
2. Prisma 數據庫工具鏈從 Rust 遷移至 TypeScript
另一個案例是 Prisma 數據庫工具鏈項目,其決定將核心邏輯從 Rust 遷移到 TypeScript,原因是 Rust 引擎的架構限制了社區貢獻,對于專注于 TypeScript 的社區來說不夠透明,不利于插件和擴展生態的構建。
3. 開發者親身經歷:18 個月 Rust 重構的后悔
一位開發者分享了他用 18 個月時間用 Rust 重建算法交易平臺的經歷,最終卻后悔不已。他認為 Rust 的語法冗長、難以理解,編譯器嚴格的特性反而成為缺點,錯誤信息不夠直觀,難以調試。此外,他還批評了 Rust 社區的排斥性,對批評意見缺乏包容。
4. Rust 的優勢與挑戰并存
雖然 Rust 在安全性、性能方面表現突出,并在編程語言排行榜上排名靠前,但其高昂的學習成本、相對較小的生態系統以及社區氛圍等問題,也成為阻礙其廣泛應用的因素。一些開發者認為,他們常用的 C/C++ 庫已經足夠優秀,而 Rust 的相關庫生態尚不完善;另一些開發者則認為 Rust 的語法不夠友好。
5. 總結
Rust 的“棄用”潮并非意味著該語言的失敗,而是反映了其在實際應用中面臨的挑戰。高學習成本、生態系統建設、社區氛圍等因素,都影響著 Rust 的普及和應用。 未來,Rust 需要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安全性和性能方面的優勢。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專業的人工智能媒體和產業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