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才的規模化 + 華為式的軍團平推 + 原創(哲學式)思想。
原標題:DeepSeek 創新三重門
文章來源:特工宇宙
內容字數:9663字
DeepSeek:一場由“小天才”引領的AGI
DeepSeek的橫空出世,如同一聲驚雷,震動了全球AI領域。作為一名在北美獲得博士學位,曾就職于Meta AI,目前從事AI創業的從業者,我被DeepSeek的創新所深深震撼。它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創新范式,一種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學習的成功模式。
小天才的規模化:打破傳統,擁抱年輕力量
DeepSeek的論文(Math,V2,V3,R1,Janus)展現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原創研究成果。從MLA、GRPO、DeepSeekMoE、DualPipe到FP8混合精度、R1-Zero、MTP等等,這些技術創新之廣、密度之大,令人嘆為觀止。許多創新單拎出來都足以達到頂會最佳論文的水平。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突破性進展,大多出自一群年輕的研究人員之手,他們中許多人甚至還在讀博或剛開始職業生涯。這不禁讓人想起硅谷的成功案例:GPT的早期貢獻者Alec Radford,思維鏈CoT的提出者Jason Wei,Sora的主要貢獻者Bill Peebles,他們也都是年輕且富有創造力的“小天才”。
DeepSeek的成功,證明了“小天才”式的創新并非偶然,而是可以被規模化復制的。這些年輕人在沒有過多的“舊有知識包袱”的情況下,能夠更大膽地嘗試,更專注地尋找最優解。DeepSeek成功地將這種模式規模化,匯聚了一大批年輕的AI人才,共同推動了技術的快速迭代和突破。
華為式的軍團平推:協同創新,系統性突破
DeepSeek的成功并非僅僅依賴于個體的天賦,更重要的是其強大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系統性創新。從底層硬件到上層算法,DeepSeek構建了一個高度協同的復雜系統,以一種“軍團式”的方式,高效地推進創新。這與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成功經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即注重系統性、協同性,在各個層面同時發力。
DeepSeek的快速迭代速度令人驚嘆:從2023年6月成立到2025年1月推出R1,不到一年時間,完成了從基礎設施搭建到模型算法創新等一系列工作。更重要的是,這些工作并非孤立進行,而是高度協同優化,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展現了強大的系統工程能力。
原創(哲學性)思想:探尋AGI的本質
DeepSeek的成功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其對AGI本質的原創性思考。它并非簡單地模仿現有模型,而是從更基礎的哲學問題出發,例如“什么是學習?什么是經驗?什么是思考?”,并試圖通過算法設計來解答這些問題。這是一種“應用哲學”的創新模式,與Google的Transformer、DeepMind的AlphaZero、OpenAI的GPT等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模型一樣,都源于對“學習”本質的深刻理解。
DeepSeek在R1-Zero中的探索,更是體現了這種哲學性思想的極致追求。它試圖跳過所有后訓練步驟,讓大模型在直覺模型的基礎上,完全不依賴標注數據,自我演進成一個有思維能力的模型。雖然R1-Zero沒有最終應用于R1產品,但其探索精神和對AGI本質的追問,值得我們敬佩。
結語:通往AGI之路上的新希望
DeepSeek的成功,為我們探索AGI之路提供了新的希望。它證明了“小天才”的規模化、系統性的協同創新以及對AGI本質的原創性思考,是通往AGI的關鍵。我們期待DeepSeek未來能夠帶來更多突破性成果,也期待更多類似的創新組織涌現,共同推動AGI時代的到來。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特工宇宙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Agent Universe,專注于智能體的AI科技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