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收割完的 AI 創企已經功成身退。

原標題:第一個明星 AI 硬件將變成電子垃圾
文章來源:AI前線
內容字數:8283字
Humane Ai Pin 徹底失敗:一款昂貴的“電子垃圾”
本文總結了Humane公司及其AI產品Ai Pin的失敗案例。這款售價699美元,并需每月支付24美元訂閱費的AI設備,在上市后遭遇市場慘敗,最終被惠普以1.16億美元收購其知識產權,而硬件則被拋棄。
1. Ai Pin的失敗與服務器關閉
Humane公司僅給了用戶十天時間準備,便宣布將于太平洋時間2月28日中午12點關閉Ai Pin的服務器。此后,Ai Pin將無法進行通話、消息傳遞、AI查詢等任何云端功能,淪為只能顯示電池電量的“磚塊”。大部分用戶無法獲得退款,只有在90天退貨期內或2024年11月15日后購買的用戶才有資格申請退款,且需在2025年2月27日前提交。
2. 惠普收購Humane:專注軟件和專利
惠普收購Humane,并非看重其硬件,而是其軟件和專利技術。惠普將組建一個名為HP IQ的新團隊,由Humane兩位創始人領導,專注于開發AI生態系統。Humane的300多項專利和AI操作系統CosmOS也將被惠普收購。CosmOS被設想為一款高級語音助手,能夠管理多個設備之間的交互,但目前尚未發布可用版本。
3. Ai Pin的致命缺陷與負面評價
Ai Pin的失敗源于其糟糕的軟件功能和不成熟的硬件。它在回答問題和執行命令時經常出現問題,投影屏幕在戶外難以查看,電池續航能力差,甚至存在電池起火的風險。眾多媒體和用戶對其評價極低,將其稱為“我評測過的最差的產品”。
4. Humane公司內部問題與高估值
Humane公司內部存在問題,創始人傾向于鼓勵積極反饋,忽視批評,導致忽略了關于Ai Pin電池壽命和功耗的警告。一些員工因提出產品問題而被解雇。盡管Ai Pin曾被《時代》雜志評選為“2023年度發明”,但其高估值和失敗的市場表現,最終導致公司尋求收購,收購價格遠低于其預期。
5. 消費級AI技術的不成熟性
Ai Pin的失敗案例凸顯了目前消費級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成熟性。與谷歌和蘋果等巨頭不同,Humane缺乏強大的基礎平臺,其糟糕的軟件和硬件問題直接導致了產品的徹底失敗。 這也提醒我們,AI技術本身并不能保證產品的成功,還需要強大的硬件和軟件支持,以及完善的市場策略。
總而言之,Humane Ai Pin的失敗案例,是2025年科技界最不出人意的結局之一,它也為其他AI硬件創業公司敲響了警鐘。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前線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面向AI愛好者、開發者和科學家,提供大模型最新資訊、AI技術分享干貨、一線業界實踐案例,助你全面擁抱AIGC。

粵公網安備 44011502001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