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Silicon 再迎新成員
原標題:iPhone 16e 上的這顆全新芯片,為什么值得蘋果燒幾十億美元?
文章來源:愛范兒
內容字數:8219字
蘋果自研基帶C1:七年磨一劍,開啟蘋果芯片新紀元
本文總結了蘋果自研調制解調器芯片C1的研發歷程、技術特點以及對蘋果未來戰略的影響。
C1:低調發布,意義深遠
與M1芯片發布時的盛況不同,蘋果對C1的宣傳十分低調。但這顆芯片的誕生,標志著蘋果在歷經七年、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研發后,終于成功自研基帶,擺脫了對高通的依賴。
七年征程:屢敗屢戰,終獲成功
蘋果自研基帶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早期嘗試與英特爾合作失敗后,蘋果毅然選擇研發。期間面臨技術壁壘高、專利糾紛、研發難度大等諸多挑戰,甚至一度傳出項目延期或取消的消息。最終,C1成功問世,是蘋果堅持不懈的成果。
C1的技術特點與不足
C1采用臺積電4nm工藝制造,能效表現出色,使得iPhone 16e的電池續航大幅提升。但C1也存在一些不足:不支持5G毫米波,且峰值速度低于高通X75。這可能是由于成本控制和專利規避等原因造成的。
C1對蘋果戰略的影響
C1的成功對蘋果意義重大。它不僅降低了對高通的依賴,節省了巨額授權費用,更重要的是,它為蘋果帶來了更強的硬件控制力,提升了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蘋果未來將繼續迭代C系列基帶,并計劃將其應用于更多產品線,例如iPad和Mac。
未來展望:輕薄化、集成化、生態化
蘋果計劃未來所有iPhone都將走輕薄化路線,C1的小巧體積將為此提供有力支持。未來,蘋果還將實現基帶與SoC的集成,進一步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此外,蘋果還可能通過自研Wi-Fi和蜂窩芯片,構建更完善的蘋果互聯生態,例如實現無網通信等功能。
結語:超越高通,指日可待
C1只是蘋果自研基帶的開始,未來C2和C3將進一步完善功能,并力爭超越高通。蘋果對自研芯片的堅持,體現了其對產品體驗的極致追求,也預示著未來蘋果設備將擁有更強大的硬件和軟件整合能力。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愛范兒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關注明日產品的數字潮牌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