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與封閉之爭更加激烈
原標題:封閉AI已到頭?!阿里、DeepSeek引領開源猛攻,OpenAI、谷歌、微軟狂送福利應對
文章來源:大數據文摘
內容字數:6078字
AI模型新格局:開源與閉源的激烈碰撞
近日,AI模型領域風起云涌,開源與閉源陣營展開激烈競爭,預示著新一輪市場洗牌的到來。中國AI企業DeepSeek和阿里巴巴的強勢開源攻勢,迫使OpenAI、谷歌和微軟等巨頭紛紛推出免費功能、降價等應對策略,AI模型的商業模式面臨著深刻變革。
1. 開源陣營的強勢崛起
DeepSeek在“開源周”期間連續開源了多個關鍵技術,包括高效的FP8 GEMM庫DeepGEMM、MLA解碼內核FlashMLA以及MoE模型通信庫DeepEP,為開發者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并預告了性能更強大的R2模型即將發布。阿里巴巴則開源了基于Qwen2.5-Max的推理模型QwQ-Max-Preview以及視頻生成基座模型Wan2.1,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開源領域的領先地位,全球基于阿里Qwen系列衍生的模型數量已超過10萬個。
2. 閉源陣營的應對策略
面對來自中國開源AI的沖擊,OpenAI、谷歌和微軟等巨頭紛紛采取“送送送”策略,開放高級功能、降低使用門檻,以吸引和留住用戶。OpenAI開放了ChatGPT Plus用戶的深度研究功能;谷歌免費提供Gemini Code Assist AI輔助編碼服務;微軟則為Copilot用戶提供免費的Voice和Think Deeper功能。 馬斯克的xAI更是直接將Grok 3模型免費提供,直到服務器崩潰。
3. “半開源”模式的探索
開源與閉源模式的激烈競爭,引發了業界對AI未來發展模式的深入思考。 “AI教父”Hinton對開源AI的潛在風險表達了擔憂,而LeCun則認為開源有利于AI化。Bengio則呼吁加強對AI發展的監管。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可能會采用“半開源”策略,即開源上一代模型,而將最新的模型進行閉源,以平衡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安全風險控制和商業利益。
4. 商業模式的變革
這場競爭正在重塑AI的未來發展形態,迫使主要廠商在技術領先性和商業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半開源”策略的成功實施,需要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安全風險控制和商業模式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和提前布局,這將成為未來AI玩家競爭的焦點。
總而言之,AI模型領域的競爭日益白熱化,開源與閉源模式的碰撞將持續推動AI技術發展,并深刻影響著AI產業的商業模式和未來走向。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大數據文摘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普及數據思維,傳播數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