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Gram.AI – 字節跳動開源的前端流程搭建引擎
FlowGram.AI是什么
FlowGram.AI 是字節跳動推出的開源前端流程構建引擎,基于節點編輯的方式,旨在幫助開發者快速搭建固定布局或連線的工作流。該引擎支持兩種布局模式:固定布局適合順序工作流和決策樹,提供明確的層次結構以及靈活的分支和復合節點;布局則允許節點定位和手動連線,適合用于網絡圖和思維導圖,并具備對齊、自動布局等實用功能。此外,FlowGram.AI 還提供豐富的交互體驗,如動畫過渡、手勢縮放、撤銷重做等功能,支持將工作流導出為圖片或代碼。
FlowGram.AI的主要功能
- 雙布局模式
- 固定布局:節點被限制在預設的網格內,適合需要標準化和清晰層級的流程,如企業審批和訂單處理,同時可以自動生成代碼骨架。
- 布局:節點位置更加靈活,連接線,適合思維導圖和算法原型,支持流程圖與代碼的實時雙向同步。
- 交互功能
- 提供 Motion 動畫效果,使節點變化更具過渡感。
- 支持模塊化設計,便于分組及分支折疊。
- 具備批量操作功能,例如框選拖拽、批量復制粘貼。
- 支持布局模式的切換,包括水平和垂直模式。
- 提供輔助排版功能,如參考線、吸附對齊、自動整理和縮略圖等。
- AI 賦能
- 具備智能建議功能,例如在進行數據清洗節點時推薦可能的后續操作。
- 可進行風險預測,流程測試階段能夠攔截高達 83% 的類型錯誤和 64% 的潛在無限循環風險。
- 搭建完成的流程自動生成文檔,便于后續使用。
- 擴展性
- 核心組件包括畫布引擎、節點引擎和變量引擎,開發者可在此基礎上實現自定義業務邏輯和節點。
- 通過分層的交互和 IOC 依賴注入實現擴展,開發者可以通過依賴注入感興趣的節點數據。
- 變量引擎具備作用域約束功能,內部大部分功能以插件化形式開放。
- 導出功能:支持將工作流導出為圖片或代碼。
FlowGram.AI的技術原理
- 畫布引擎(Canvas Engine):負責文檔管理、節點渲染及用戶交互操作,如拖拽和縮放,為固定布局和布局提供基礎支持。
- 節點引擎(Node Engine):管理節點數據,支持表單渲染和校驗,實現復雜節點配置。
- 變量引擎(Variable Engine):管理節點間的數據流,通過作用域和類型管理,使用抽象語法樹(AST)表示變量及其關系。
- 插件系統(Plugin System):通過模塊化架構擴展編輯器功能,不同布局類型可注冊不同插件。
- 基于 Canvas 的自研渲染引擎:針對流程圖優化,支持大量節點(200+節點保持60FPS),采用類似 ECS 的數據分割和 MobX 的響應式機制,確保高效渲染。
- Web Worker 并行化:將耗時計算遷移到后臺線程,避免主線程阻塞,保持界面流暢。
- 智能緩存:提升加載速度40%,實現大型項目的快速打開。
- ECS 架構:采用實體組件系統(ECS)架構,將數據(組件)與實體解耦,提高性能和可擴展性。
- 依賴注入(IOC):使用 Inversify 實現依賴注入,支持動態服務注冊,便于插件架構和組件的解耦。
FlowGram.AI的項目地址
- 項目官網:flowgram.ai
- Github倉庫:https://github.com/bytedance/flowgram.ai
FlowGram.AI的應用場景
- 項目管理:適用于標準化業務流程,如企業審批和訂單處理。固定布局能夠清晰展示任務步驟及分工,確保流程規范和一致。
- 軟件開發:非常適合算法原型設計和代碼流程圖繪制。節點可以擺放,連線靈活,支持實時流程圖與代碼的雙向同步。
- 教學演示:教師可利用節點式工作流講解復雜概念,如算法邏輯和數據處理流程,將導出的流程圖分享給學生,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學習。
- 企業流程自動化:在企業環境中,固定布局可用于構建決策樹和自動化任務,降低人工操作錯誤率,提高處理效率。
- AI 和機器學習:適合構建復雜的 AI Bot 對話邏輯和工具調用流程。布局的靈活性使其能夠適應多模型組合的復雜調用。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