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技術
王小川創業 8 個月:大模型還沒到談 PMF 的時候
這是王小川創業做大模型的第 8 個月。很多過去行業的常識、慣性的做法,都不再適用當下的大模型時代,王小川認為,當前很多大模型的應用,并沒有真正扣應用戶...
大模型的下一站,AI 視頻生成的技術突破與未來
站在年末的時間點上,我們明顯可以感知到,2023 年是當之無愧的大模型元年,從文本大模型 ChatGPT,到圖片生成模型 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技術的...
3D AIGC生成速度從小時級到秒級,到底經歷了什么
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生成式 AI 發展迅猛,我們已經見證了太多的文本生成、圖像生成等領域的創新。與此同時,3D AIGC 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應用前景非常廣...
《The Matrix》穿越版:117年后回看OpenAI
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學家,鮮為人知的OpenAI之父。——《硅基封面》第17期——一個和AI對視最久的人類!一個純粹而冷峻的科學天才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
神經技術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工作
來源:神譯局譯者:Araon_本文轉載自36氪神譯局編譯,觀點不代表IDG資本立場在數字化時代的今天,那些曾經聽起來不可思議的技術層出不窮。以前完全存在于科幻...
谷歌DeepMind最先進Imagen 2發布:這些AI圖片你能辨別嗎?
機器之心報道編輯:陳萍、大盤雞Imagen 2可以生成質量更高、更逼真、更準確的圖像。谷歌最近真是好消息不斷。先是前幾天祭出大殺器 ,發布會上的一系列 Demo ...
英偉達成為人工智能公司主要投資者:條件是必須使用英偉達產品
作者 | 褚杏娟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偉達今年已投資了“二十多家”公司,包括從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大型新人工智能平臺到將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保健或能源等...
InfoQ 2023 年趨勢報告:Java 篇
作者 | InfoQ 編輯部 譯者 | 明知山 策劃 | 丁曉昀這份報告總結了 InfoQ Java 編輯團隊對目前 Java 領域技術采用和新興趨勢的看法。我們關注 Java 及相關的語...
2024年AI領域五大趨勢:改造世界與自我迭代
來源:科技日報人工智能(AI)的未來將是什么模樣?《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2024年AI領域發展的五大趨勢,這些趨勢有望賦予世界嶄新的面...
阿里Animate Anyone跳舞火了,作者帶你解讀背后技術
從 GAN 開始,研究者一直在不斷深入了解將圖像進行動畫化以及進行姿態遷移的探索,然而,生成的圖像或視頻仍然存在局部失真、細節模糊、語義不一致和時間不穩...
Meta牽頭組建開源「AI復仇者聯盟」,AMD等盟友800億美元力戰OpenAI英偉達
新智元報道編輯:編輯部【新智元導讀】今天,超過50家科技大廠名校和機構,共同成立了全新的人工智能聯盟。以開源為旗號,誓于OpenAI和英偉達一決高下。今天...
線上開售!大模型時代的向量數據庫 AI 技術論壇圓滿收官
致力于助力大模型技術升級的“大模型時代的向量數據庫”——機器之心 AI 技術論壇日前圓滿收官。活動當日,北京海淀文津國際酒店論壇現場門庭若市,來自全國十余...
解析 AI Agent 的發展現狀和技術難點 |InfoQ《極客有約》
采訪嘉賓|王元,美國五百強公司 高級數據科學家后 AIGC 時代,AI Agent 無疑是一個新沸點。AI Agent(人工智能體)是一種能夠感知環境、進行決策和執行動作...
快速入局生成式AI,企業為什么選擇攜手亞馬遜云科技?
機器之心報道作者:蛋醬在 2023 年上半年,AI 圈內有一個熱議觀點:「所有產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次。」這個設想,曾引發了人們無限的想象。最早的時候,我...
專訪Pika Labs創始人:視頻模型技術路線尚未確定,明年會迎來AI視頻的GPT時刻
每一代技術變遷都會帶來內容生產的繁榮:膠片技術催生了好萊塢和迪士尼的黃金時代,數字化帶來的家庭錄像技術則鋪平了 YouTube 的興起之路,在移動和算法時代...
粵公網安備 44011502001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