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探秘“京西智谷”:為什么這里能助力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甲子光年
關鍵字:華為,人工智能,模型,政策,甲子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內容字數:15455字
內容摘要:
“京西智谷”春天的故事。作者|劉楊楠
編輯|王博
1992年1月17日,在北京站最東側的站臺,一位老人登上了南下的專列。之后一段時間,他發表了一系列談話,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篇章,當時媒體的評價為——“東方風來滿眼春”。
春天的故事不只這些,就在這位老人出發的前一天,北京西邊的永定鎮也緊鑼密鼓部署起來——石龍工業區成立了。石龍工業區當時是享有經濟開發政策的新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京西最有代表性的工業區之一。
二十年后,石龍工業區被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為中關村門頭溝園的一部分。石龍工業區也順勢開啟了“二次創業”戰略——從傳統工業向高科技產業轉型。
2019年,門頭溝千年采煤史畫上句號。而在同年獲批的門頭溝區分區規劃(2017年—2035年)中,新城南部片區被定義為“創新發展軸”,位于這里的中關村門頭溝園,其主導產業現了人工智能。隨后,人工智能成為了門頭溝區三大產業之首。
去年,中關村門頭溝園又一次迎來發展“躍遷”。
2023年2月,伴隨首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的舉辦,門頭溝區、中關村發展集團、華為公司聯合建設的“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以下簡稱“智算中心
原文鏈接:探秘“京西智谷”:為什么這里能助力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甲子光年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jazzyear
作者簡介:甲子光年是一家科技智庫,包含智庫、社群、企業服務版塊,立足中國科技創新前沿陣地,動態跟蹤頭部科技企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案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大健康等科技創新在產業中的應用與落地。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