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港科廣馬書根:算力累積并非智能,機理才是關鍵丨具身智能十人談
關鍵字:機器人,機理,智能,仿生學,領域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內容字數:0字
內容摘要:
AI想要擁有人類的創造力,就要掌握機理。作者丨饒舒瑋
編輯丨岑峰
仿生學,一向被認為是一門“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古老在于人類從直立行走時期就已經學會從自然界獲得靈感,年輕是因為不斷在模仿的過程中創造出新的事物。創造力,是人類區別于別的生物的一種本領,也是人類戰勝 AI 的一項天生能力。
在這個“AI 取代人類”喧囂塵上的時代,機器人開始進入家庭場景,大模型的出色表現讓人們不斷驚嘆,人們擔心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焦慮情緒不斷蔓延。但在港科大(廣州)教授馬書根看來,“算力再高也算不出創造力”,對于人工智能他不擔心,他擔心的另有其事。
師從日本蛇形機器人之父,深耕機器人領域三十余年,馬書根自認為是“保守派”。當這個領域的熱錢不斷涌向人形機器人和大模型時,馬書根表示,社會資本應該往更需要的地方流動,而不是僅局限于智能方向。
具身智能的出現,讓硬件的重要性重新被看見。擁有仿生學背景的馬書根更加注重機器人在與外界環境互動時的身體表現。盡管仿生是從模仿開始,但是掌握機理,才是關鍵。在馬書根看來,如果沒有掌握機理,機器人就只能停留在按照指令完成動作,無法與外界環境實現互動,還遠沒有達
原文鏈接:港科廣馬書根:算力累積并非智能,機理才是關鍵丨具身智能十人談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作者微信:aitechtalk
作者簡介:雷峰網旗下AI新媒體。聚焦AI前沿研究,關注AI工程落地。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