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內容摘要:
能賣220萬的“手”,卡住了人形機器人的脖子。
作者|程茜
編輯|心緣
智東西10月31日報道,就在昨天,波士頓動力放出了人形機器人Atlas在工廠已經上崗就業的視頻。視頻中的Atlas可以自主在兩個地點移動,將汽車的發動機蓋放到準確的位置。▲波士頓動力Atlas在工廠搬運零件
還有前不久的特斯拉數十臺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也展現出超強控制能力。它們在發布會現場與觀眾親切交談,說話時伴隨著手部動作,還能倒飲料、提袋子、遞送。▲特斯拉擎天柱演示(圖源:特斯拉)
上述兩個場景中,人形機器人下肢的移動能力和穩定性已經基本可以應對各種環境,能讓其搬運重物、遞飲料或者疊衣服、擰螺絲的關鍵就是機器人最末端的靈巧手,這也是機器人研發最難的一環。
當下,評判靈巧手性能的最重要一個標準就是度,目前市面上靈巧手的度在6-42個之間,其中以6個度為主流,這也導致相比于人手的27個度,當下人形機器人的精細化操作能力欠缺。
但度又與靈巧手成本相關。英國仿生靈巧手老牌企業Shadow Robot的Shadow靈巧手系列度已經達到24個,擁有超100個傳感器,但售價達到100萬
原文鏈接:一只“手”,難倒人形機器人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智東西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