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回來了,也回來了
原標題:特朗普回來了,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文章來源:量子學派
內容字數:15157字
理解“特朗普現象”與當代情緒化
在當今社會,特朗普現象的出現不僅是個別,更是一個深層次的結構化現象,反映了人類未來的非理性趨勢。這一現象的背后,有著情緒化的興起和傳統邏輯的失效。
1. 非理性與情緒化的主導
特朗普的回歸不僅是個人的再次崛起,更是情緒驅動的體現。人們對其支持并非因為理性的政策分析,而是因為情緒共鳴。情緒化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導致傳統的意識形態爭斗顯得蒼白無力。
2. 知識分子的困惑
許多知識分子仍然沉迷于傳統的社會學理論,卻無法理解當今復雜的現實。他們試圖用過去的邏輯去解釋現象,而忽略了情緒化的力量和互聯網環境的影響。
3. 互聯網對人類思維的影響
互聯網的普及導致了思維的碎片化,信息的泛濫使得人們的思考能力下降。人們習慣了快速獲取信息,卻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情緒化已成為主流。
4. 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沖突
2016年成為了全球反智和情緒化的重要節點。美國和英國的變動顯示了普通民眾的聲音被忽視,情緒化反擊了理性思考,使得社會的動蕩加劇。
5. 未來的展望
面對情緒化和非理性主導的未來,社會將面臨更多的挑戰。盡管有部分思想者仍在堅持理性思考,但整體趨勢是向民粹化發展。人類的思維能力正在面臨嚴峻考驗。
總結而言,特朗普現象不僅是個人的崛起,更是情緒化和非理性的體現。未來的社會將難以回歸理性,情緒將繼續主導人類的選擇與行為。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量子學派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專注于科普(數理哲)的教育平臺,“典贊·2019科普中國”十大科普自媒體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