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迷失:揭開意識虛擬本質的科學探索
意識是一種 agent?
原標題:德國科學家激進觀點:意識是虛擬的,存在于大腦構建的夢中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內容字數:10876字
意識的本質與虛擬性
德國科學家Joscha Bach提出,意識并非物理實體,而是一種模擬狀態(tài),類似于夢境。他認為,盡管我們認為意識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但實際上它可以是虛擬的,正如金錢的存在依賴于社會,而不是物理形態(tài)。
意識與大腦的關系
Bach解釋說,神經元本身并不具有意識,但大腦通過創(chuàng)造一種虛擬的、自我意識的模擬來應對外部世界。這種意識的構建使得大腦能夠更有效地整合和響應信息。
人腦與計算機的比較
在比較人腦與計算機時,Bach指出,人腦的復雜性遠超計算機。單個神經元的復雜性需要龐大的計算資源來模擬,而計算機的設計是基于確定性和靜態(tài)數據,這與人腦的自組織和實時互動截然不同。
自組織系統的研究
計算機科學對自組織系統的研究仍在進行中,Bach提到通過反應-擴散模式和元胞自動機等理論,科學家們希望能夠更好地理解生物體的發(fā)育和自我組織的過程。
意識的普遍性與自然界的關系
Bach認為,意識可能在自然界中比我們想象的更為普遍,他通過分析《創(chuàng)世記》中的描述,提出意識的形成與創(chuàng)造物理宇宙的過程相似,暗示人類的意識可能是宇宙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結論
通過探討意識的虛擬性、與大腦的關系以及人腦和計算機的不同,Bach揭示了意識作為一種自我延續(xù)的智能循環(huán)信息轉化器的可能性。他的理論為理解意識的本質提供了新的視角,鼓勵我們思考生命與意識背后的深層因果關系。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專業(yè)的人工智能媒體和產業(yè)服務平臺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