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營優秀學習筆記(二)
原標題:大模型微調(Fine-Tuning)全流程思考
文章來源:智猩猩GenAI
內容字數:6294字
訊飛MaaS平臺大模型微調及應用指南
本文總結了基于訊飛MaaS平臺進行大模型微調及應用開發的七個關鍵步驟,旨在幫助開發者快速理解并應用相關技術。
大模型微調流程
強調微調過程的嚴謹性,建議嚴格按照步驟進行,避免因跳步導致的低效甚至無效工作。特別指出數據集構建的重要性,其質量直接影響微調效果。
方案構思與落地
在正式開始前,需要明確目標、預期效果、模型類型(大模型或封裝產品)、創新點(專業領域深耕、已有模型銜接或兩者結合)。 文章介紹了Agent(基于LLM的智能實體)和Workflow(完成任務的步驟和過程)的概念,并說明在訊飛MaaS平臺上如何實現。
數據集的獲取與構建
介紹了兩種數據集獲取方式:公開數據集(如GitHub、Hugging Face、魔搭等平臺)和自行構建數據集。對于難以獲得的數據,建議先少量人工創建(例如50條),再利用訊飛MaaS平臺的數據增強功能擴充數據,或利用大模型輔助生成數據,并強調需要精細檢查大模型生成的數據,并迭代改進prompt。
文章詳細介紹了數據的清洗過程,以及使用AIpaca格式構建微調數據集,并闡述了AIpaca的結構(instruction、input、output、system、history)及其意義。
模型基底的比較
選擇合適的模型基底至關重要。文章以訊飛MaaS平臺上的Llama3模型為例,說明如何處理其英文語料為主的問題,例如通過輸入中文數據集進行全參數微調和LoRA訓練,或在system部分加入“請輸出中文”的提示。
模型訓練
介紹了模型訓練過程中的參數選擇,特別強調“訓練次數”的重要性,指出數據集規模與訓練次數的匹配關系,以及過擬合問題的預防。
效果的評估
強調客觀和主觀標準相結合的評估方法,包括loss曲線分析(解釋了欠擬合和過擬合的表現)和根據產品預期目標進行主觀評估。
模型的發布
提供模型發布后的API調用地址和相關文檔,并指出在商業應用場景下需要考慮成本問題,例如比較不同技術路徑(單模型長Prompt vs. 多模型Workflow)的成本差異。
總而言之,本文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大模型微調和應用開發流程指南,涵蓋了從方案構思到模型發布的各個環節,并結合訊飛MaaS平臺的特點,提供了具體的實踐建議。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智猩猩GenAI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智猩猩旗下公眾號之一,深入關注大模型與AI智能體,及時搜羅生成式AI技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