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時間,化皮為骨
原標題:華為 Mate 70 Pro+ 這塊能承受火箭發動機沖擊的鋼板,是怎么煉成的|硬哲學
文章來源:愛范兒
內容字數:7734字
十年手機中框進化史:從小米4到華為Mate 70 Pro+
本文回顧了手機中框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塑料材質到如今華為Mate 70 Pro+采用的“高亮鈦玄武架構”,展現了廠商對手機材質和工藝的不斷追求。
中框的崛起與沒落
十年前,手機設計和材質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中框作為正反面之間的連接部分,成為廠商展現工藝的舞臺。小米4的“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更是將中框推向。然而,隨著芯片、影像、AI等技術的興起,中框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材料的更迭:從塑料到鈦合金
早期手機中框多采用塑料材質,質感和耐用性較差。隨后,金屬中框,特別是鋁合金和不銹鋼中框,成為主流,提升了手機質感和散熱性能。但鋁合金輕但易損,不銹鋼堅固但笨重,廠商尋求更優方案。
華為Mate 70 Pro+的“高亮鈦玄武架構”
華為Mate 70 Pro+采用“高亮鈦玄武架構”,以鈦合金為外框,鋁合金為內框,兼顧輕薄、高可靠性和高顏值。這需要克服鈦合金和鋁合金在物理和化學特性上的差異,華為通過復雜的工藝流程,包括疊軋、熱擴散、攪拌摩擦技術和熱等靜壓等,最終實現了鈦合金和鋁合金的完美結合,并通過十八道珠寶級打磨拋光工藝以及PVD涂層,打造出高亮鈦中框。
玄武架構:不止是中框
華為Mate 70 Pro+的“玄武架構”不僅包括高亮鈦中框,還包含第二代昆侖玻璃和錦纖材質,共同提升手機的耐用性和抗摔性能。一體化中板的加入,為手機內部也提供了更強的防護。
中框的未來:持續的追求
中框的設計和工藝發展,需要兼顧消費者對質感、耐用性和外觀的要求,以及廠商對成本、材質和設計的考量。未來,廠商將繼續探索更先進的技術和設計,以滿足消費者對更耐用、更美觀手機的需求。雖然中框不再是手機的絕對主角,但它在提升手機整體性能和用戶體驗方面依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愛范兒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關注明日產品的數字潮牌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