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逆齡AI:GPT-4b micro與人類長壽的未來
OpenAI與Retro Biosciences合作開發的GPT-4b micro模型,在生物科技領域掀起波瀾。該模型并非簡單的蛋白質結構預測工具,而是能夠進行蛋白質重編程的AI,有望將人類壽命延長十年,引發了關于人類“長生不老”的廣泛討論。
1. GPT-4b micro的突破性進展
不同于AlphaFold等專注于蛋白質結構預測的AI模型,GPT-4b micro能夠精準預測蛋白質間的互動方式,并以此為基礎設計蛋白質。它成功設計出兩種關鍵的“山中因子”蛋白質,能夠將成熟細胞重編程為具有無限分化潛力的干細胞,且效率提高了50倍。這項技術有望治療糖尿病、心臟病等目前難以治愈的疾病。
2. 技術原理與應用
GPT-4b micro通過重編程蛋白質,特別是山中因子,實現細胞重編程。這不僅能更快獲得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降低細胞治療成本,還能為器官創造和細胞替代療法提供突破性方案。未來,該技術可用于定制化器官移植,減少排斥反應,并治療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
3. Sam Altman的長壽投資與Retro Biosciences的三大方向
OpenAI CEO Sam Altman大力投資Retro Biosciences,并將其研究方向劃分為三個領域:細胞自噬、細胞重編程和血漿療法。這三個方向都旨在探索延長人類壽命的途徑,GPT-4b micro的成功正是細胞重編程方向的重大突破。
4. 專家觀點與倫理擔憂
哈佛大學教授Vadim Gladyshev對GPT-4b micro的潛力表示樂觀,認為其高效的重編程過程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一致性問題。Retro Biosciences的CEO Joe Betts-Lacroix則將其稱為生物界的AlphaGo。然而,生物倫理學家也表達了擔憂,指出延長壽命可能導致社會結構的改變,并加劇社會不平等。
5. AI與長壽科學的未來
GPT-4b micro的成功并非個例,Alphabet的Isomorphic Labs和Calico Life Sciences也在AI驅動的藥物發現和細胞清除方面取得進展。AI與長壽科學的結合,為未來生物研究和治療帶來了希望,同時也帶來了倫理和監管方面的挑戰。 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框架,確保這些技術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6. 公眾反應與未來展望
GPT-4b micro引發了公眾的熱烈討論,既有對延長壽命的期待,也有對倫理和社會影響的擔憂。 如何平衡技術進步與社會公平,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社會結構變化,是未來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透明的討論和監管至關重要,才能確保這項技術的健康發展和應用。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新智元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智能+中國主平臺,致力于推動中國從互聯網+邁向智能+新紀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發展,關注人機融合、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對人類社會與文明進化的影響,領航中國新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