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發的AI領域震蕩:吳恩達解讀及行業影響
近日,中國AI企業DeepSeek發布的DeepSeek-R1模型引發全球科技界強烈反響,本文總結了吳恩達教授對DeepSeek及其影響的深入分析。
1. 中美AI差距縮小,開源模型成關鍵
吳恩達指出,DeepSeek-R1的出現表明中國在生成式AI領域正快速追趕美國。DeepSeek-R1性能與OpenAI的o1相媲美,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寬松的MIT許可證,以開放權重模型的形式發布。這與一些美國公司選擇封閉源代碼、渲染AI威脅以推動監管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吳恩達認為,開源/開放權重模型是AI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如果美國繼續阻礙開源發展,中國將主導這一領域。
2. 開源推動基礎模型平民化,應用開發迎來新機遇
DeepSeek-R1的低廉成本(每百萬輸出token僅需2.19美元,遠低于OpenAI o1的60美元)加速了基礎模型層平民化進程,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多選擇。這降低了AI應用開發的門檻,為智能客服、郵件助手等應用的開發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吳恩達認為,在基礎模型之上開發應用才是真正的商機所在。
3. 算力并非AI進步唯一途徑,算法創新降低成本
文章批判了過度依賴擴大模型規模來推動AI進步的觀點。DeepSeek團隊在受限的算力條件下,通過算法創新,以不足600萬美元的計算成本訓練出頂尖模型,證明了算力并非AI發展的唯一途徑。雖然算力需求仍然存在,但算法創新顯著降低了訓練成本,為AI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4. DeepSeek效應及未來展望
DeepSeek的發布引發了市場波動,也引發了關于地緣影響的討論。但吳恩達認為,對開發者而言,DeepSeek-R1無疑是重大利好。開源模型的出現將推動AI應用的快速發展,AI創業的黃金時代仍在延續。吳恩達的團隊已經開始基于DeepSeek-R1模型進行新應用的開發。
總而言之,吳恩達教授的文章強調了DeepSeek-R1對AI行業帶來的多方面影響:縮小了中美AI差距,推動了基礎模型的平民化,以及算法創新降低成本的重要性。這為AI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預示著未來AI產業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范兒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專注于探索 AIGC,發掘人工智能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