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飛飛巴黎峰會開幕演講:AI正自我覺醒!馬克龍AI換臉現場「整活」
文章來源:新智元
內容字數:8832字
巴黎AI峰會:李飛飛博士論“空間智能”與“具身智能”
近日,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盛大召開,法國總統馬克龍更以AI生成的視頻為峰會造勢,凸顯了法國對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視。峰會上,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博士發表了精彩的開幕演講,回顧了人工智能發展歷程,并重點闡述了她目前的研究方向——“空間智能”和“具身智能”。
1. 人工智能發展歷程:從被動感知到主動行動
李飛飛博士的演講從5億年前生命感知能力的進化講起,展現了AI發展的宏大歷史脈絡。她追溯了從被動感知到主動行動的演變過程,指出感知能力的進化最終催生了智慧。她提到了圖靈的先見之明以及達特茅斯會議的樂觀預言,并指出現代人工智能的興起是算法、數據和算力這三大要素結合的結果。ImageNet項目正是基于“數據驅動學習”的理念,推動了AI的飛躍式發展,也印證了AI的“規模定律”。
2. “空間智能”與“具身智能”:AI的下一個前沿
李飛飛博士重點介紹了她目前的研究方向——“空間智能”和“具身智能”。她認為,大型語言模型雖然取得了顯著進展,但AI的發展正從“被動感知”轉向“主動行動”,朝著更具“主動性”的方向發展,即能夠將復雜任務分解成步驟并規劃實現目標的“智能體”。 “空間智能”和“具身智能”則關注AI在三維空間中與人和環境的交互,能夠創造、理解、推理和交互。她用一個簡單的例子——看到打翻的牛奶而產生“阻止它”的沖動——說明了從“觀察”到“行動”的巨大差異,并指出AI正從觀察者轉變為行動者。
3. “以人為本”的AI:尊嚴、能動性和社區
李飛飛博士強調了她多年來一直堅持的“以人為本”的AI理念,這包含三個核心價值:尊嚴、能動性和社區。她以斯坦福大學利用非侵入式腦電圖控制機械臂的項目為例,說明AI如何幫助嚴重癱瘓患者重新獲得行動能力,恢復尊嚴。她還強調AI應增強而非取代人類能力,并呼吁AI助力構建更健康、更包容的社區,例如利用AI輔助教育和醫療。
4. 理性務實的AI治理:科學、務實與多方協作
李飛飛博士呼吁理性務實的AI治理,建議基于科學而非科幻進行治理,關注AI的具體應用場景,并防范潛在風險。她強調,應構建更健康的AI生態系統,讓學術界、企業和等多方共同參與,避免關鍵資源掌握在少數公司手中,從而保證AI發展的健康可持續。
最后,李飛飛博士提出一個新的挑戰:與其問“我們能否創造AI”,不如問“我們能否創造一股向善的AI力量”,并邀請大家共同努力,構建以人為本的AI。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新智元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智能+中國主平臺,致力于推動中國從互聯網+邁向智能+新紀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發展,關注人機融合、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對人類社會與文明進化的影響,領航中國新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