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春晚機器人扭秧歌的科技“秘籍”!
原標題:春晚BOT扭秧歌的科技“秘籍” | 文末贈書
文章來源:AI前線
內容字數:4303字
2025年春晚機器人秧歌表演背后的科技秘籍
2025年春晚,由張藝謀導演的創意融合舞蹈《秧BOT》驚艷亮相,16個宇樹科技研發的H1人形機器人“福兮”與真人演員共同演繹了一場精彩的“AI機器秧歌”。這群機器人精準的舞步和靈巧的動作,引發了網友熱議,其背后的科技實力也備受關注。
機器人“福兮”的來頭
宇樹科技,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在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其研發的H1人形機器人,突破了機器人在復雜地形下的通過性和穩定性等技術難題,實現了在舞臺上精準定位和穩定連接。
“黑科技”揭秘:精準定位與靈巧控制
機器人“福兮”的精彩表演,離不開多項“黑科技”的支撐: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導航技術保證了機器人在舞臺上的精準定位;多智能體協同規劃和先進組網方案,實現了機器人動作和隊形的精準“復制粘貼”以及對舞臺變化的及時調整;AI驅動全身控制技術,賦予了機器人極高的靈活度和精準度,使其能夠完成扭胯、挑簾、甩手、轉手絹等復雜動作。每個機器人擁有19個關節,轉手絹的動作更額外增加了3個手臂關節,最大關節扭矩達到360 N·m,這使得機器人能夠完成許多真人難以實現的高難度動作。
360°全景感知與編舞軟件
機器人“福兮”配備的360°全景深度感知技術,如同擁有多雙眼睛,能夠清晰感知周圍環境,為其完成“轉手絹”、“丟手絹”等動作提供了強大的適應性和穩定性。此外,技術團隊還開發了一套編舞軟件控制臺,用于教機器人跳舞和發布控制指令。
春晚表演的意義與未來展望
這場科技與藝術的跨界盛宴,不僅點燃了大眾對機器人技術的熱情,也為行業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未來,機器人與AI技術的融合發展,將會帶來更多驚喜,值得我們期待。
推薦書籍
文章最后推薦了四本相關書籍,分別從機器人智造邏輯、具身交互、開發實踐和行業報告四個維度,為讀者構建從理論到實踐的知識體系,幫助讀者深入了解春晚機器人表演背后的科技內核,并為投身機器人行業提供參考。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前線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面向AI愛好者、開發者和科學家,提供大模型最新資訊、AI技術分享干貨、一線業界實踐案例,助你全面擁抱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