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受挫,軟件起飛
原標題:差點被開除的哈佛學子,最后為創業選擇主動休學 | 比爾蓋茨自傳《源代碼》
文章來源:量子位
內容字數:5483字
比爾·蓋茨哈佛求學與微軟創業:兩次關鍵抉擇
本文總結了比爾·蓋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的經歷,重點關注了他面臨的兩次重要抉擇:放棄數學專業轉投計算機行業,以及最終選擇休學全力發展微軟。
哈佛求學:數學碰壁與計算機行業的召喚
1973年,比爾·蓋茨進入哈佛大學,最初計劃在數學領域發展。然而,哈佛的激烈競爭讓他意識到自身天賦的局限性,在數學領域并非頂尖。與此同時,他對編程的興趣日益濃厚,并與好友保羅頻繁交流,最終堅定了投身計算機行業的決心。這標志著蓋茨人生軌跡的第一次重大轉變。
為Altair 8800編寫BASIC語言:軟件領域的機遇
1975年,《大眾電子》雜志上關于Altair 8800個人計算機的文章,讓蓋茨和保羅看到了軟件領域的巨大機遇。他們發現這臺計算機缺乏配套軟件,于是決定為其編寫BASIC語言。僅用6周時間,他們便完成了這一任務,為個人計算機時代貢獻了第一個重要軟件,也為微軟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艾肯實驗室:一次危機與成長的契機
在哈佛期間,蓋茨因為在艾肯實驗室過度使用計算機資源并允許未授權人員進入從事商業項目,面臨被學校開除的風險。這次危機迫使蓋茨直面自身行為的錯誤,并學會處理危機。在父母的幫助下,他寫信向校方解釋和道歉,最終只受到了警告處分。這次經歷也成為他人生中寶貴的教訓,讓他更加成熟。
休學創業:追逐夢想的果決選擇
微軟的快速發展讓蓋茨感到在學業和事業之間難以兼顧。他最終選擇休學,全身心投入到微軟的創業中。盡管哈佛大學的老師、同學和家人希望他完成學業,但他看到了微軟改變世界的潛力,并堅信自己的選擇。這代表著他人生中第二次重大抉擇,也是他為實現夢想而做出的果斷決定。
總而言之,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的經歷并非一帆風順,但他憑借敏銳的洞察力、頑強的毅力以及在關鍵時刻做出的正確選擇,最終成就了微軟,也改變了世界。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量子位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追蹤人工智能新趨勢,關注科技行業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