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Anything – 騰訊聯合京東等高校推出的多模態生成框架
Motion Anything是什么
Motion Anything 是一個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悉尼大學、騰訊、麥吉爾大學和京東等機構共同開發的多模態生成框架。它能夠根據文本、音樂或二者的結合,生成高質量且可控的人類。該框架采用基于注意力機制的掩碼建模方法,使得對序列中的關鍵幀和動作可以進行細致的調控,從而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在根據條件優先生成動態內容方面的不足。此外,Motion Anything還利用時間自適應和空間對齊的變換器,優化了多種模態條件的整合,提高了生成的連貫性與多樣性。同時,Motion Anything推出了Text-Music-Dance () 數據集,包含2153對文本、音樂和舞蹈樣本,為多模態生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準。
Motion Anything的主要功能
- 多模態生成:基于文本描述、音樂或其組合,生成高質量的人類。
- 細致控制:通過注意力機制,實現對關鍵幀和動作的精細調控,達到更精準的生成效果。
- 動態優先級調整:根據輸入的條件(如文本或音樂),動態調整生成的優先級,優先生成與條件相關性最高的動態幀和身體部位。
- 跨模態對齊: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對文本、音樂和進行有效對齊,從而提升生成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Motion Anything的技術原理
- 基于注意力的掩碼建模:利用注意力機制選擇與輸入條件(文本或音樂)最相關的部分進行掩碼處理。在生成過程中,模型優先恢復被掩碼的關鍵幀和動作,聚焦于動態內容的生成。
- 時間自適應變換器:根據輸入模態(文本、音樂或兩者結合),動態調整注意力的計算方式,使的關鍵幀與文本關鍵詞或音樂節拍進行對齊,增強時間維度的連貫性。
- 空間對齊變換器:對條件和嵌入進行重新排列,以揭示空間維度。恢復被掩碼的關鍵動作,確保與條件在空間上保持一致性。
- 多模態條件編碼:對文本、音樂等多種模態條件進行同時處理,利用自適應編碼器將不同模態的信息整合到生成中,提高生成效果。
- 數據集支持:推出新的Text-Music-Dance () 數據集,包含2153對文本、音樂和舞蹈樣本,為多模態生成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持。
Motion Anything的項目地址
- 項目官網:https://steve-zeyu-zhang.github.io/MotionAnything/
- GitHub倉庫:https://github.com/steve-zeyu-zhang/MotionAnything
- arXiv技術論文:https://arxiv.org/pdf/2503.06955
Motion Anything的應用場景
- 影視動畫:快速生成高質量動畫,降作成本,并提升視覺效果。
-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為虛擬角色創造逼真的動作,增強沉浸體驗,實現自然交互。
- 游戲開發:根據劇情或音樂生成角色動作,提升游戲的趣味性與流暢度。
- 人機交互:生成自然動作,促使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友好互動,實現基于語音指令的動作生成。
- 教育與培訓:生成標準動作示范,助力體育、舞蹈等領域的教學,提升培訓效果。
常見問題
- 使用Motion Anything需要具備哪些技術背景?:用戶需要具備基本的編程能力和對機器學習的了解,以便有效使用該框架。
- 可以使用Motion Anything生成什么類型的?:該框架可以生成多種類型的人類,包括舞蹈、體育動作等,具體類型取決于輸入的文本和音樂。
- 如何獲取Text-Music-Dance () 數據集?:用戶可以通過項目官網或GitHub倉庫獲取該數據集,并遵循相應的使用條款。
- 是否可以定制生成的?:是的,用戶可以通過調整輸入的條件(文本和音樂)來定制生成的內容。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