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內容摘要: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可以換一種問法。來源:環球科學
撰文:段曉明(Simon Duan)
翻譯:魏書豪
編輯:二七
我們或許是游戲中的NPC,即使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這樣的觀念也很有吸引力。用谷歌搜索“模擬假說”一詞,會出現大量關于“宇宙是否是個計算機模擬”的討論。事實上,的確有科學家在認真探究這一問題。而在2016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場關鍵辯論后,這一觀念更是從科學領域進入了流行文化。
遺憾的是,這并不是一個科學問題,因為肯定和否定的答案都無法被客觀方法驗證。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確切地知道這個世界是否真的是計算機模擬的,因此過于關注這個猜想就是在浪費時間。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利用這個命題來推進科學發展。
18世紀著名哲學家康德認為,宇宙最終是由不可知的物自體組成的。他雖然認為客觀現實的確存在,但他相信我們的大腦在構建和塑造我們的感知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康德的思想超前于他的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見解非常的深刻。現代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表明,我們感知到的世界是大腦中感覺系統和認知功能多個階段處理后得出的結果。沒有人知道這個黑箱里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們
原文鏈接: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游戲嗎?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作者微信:AItists
作者簡介:致力成為權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和前沿科技研究機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