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復活一臺 1966 年的膠片相機,這次大家怎么不買帳了?
關鍵字:膠片,機身,相機,鏡頭,蔡司
文章來源:愛范兒
內容字數:0字
內容摘要:
跨越六十年
祿來復活
再次入場1966 年,膠片時代的傳奇公司祿來制造了一臺出乎意料的相機。
開創了雙反膠片相機的祿來,是中畫幅市場里當之無愧的巨頭,但它當年發布的 Rollei 35 膠片相機,是當時全世界最小的 135 膠片相機。
從此,這一大一小便是祿來公司的名片,也是膠片市場中的常青樹,直至今日都備受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不過,畢竟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產物,老化的測光和純機械結構的拍攝系統,讓祿來 35 成為了出名的膠片,MiNT 公司決定以現在的技術,復活這臺經典的祿來 35,并將其命名為祿來 35 AF。
MiNT 著重升級的,是掌控祿來 35 的兩大攔路虎——對焦與曝光。
首先是對焦,沒錯,現在半按快門機身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在這臺老古董上是個不小的問題。
由于那個時候的電子技術和微型化技術還不夠成熟,難以實現自動對焦這樣精密的系統,加之比煙盒還小的機身限制,彼時主流的黃斑對焦等手動對焦方案無法塞進這臺機身中,這就導致祿來 35 是一臺名副其實的估焦相機。
機身只比膠片大了一圈
顧名思義,它的機身中沒有任何對焦結構,使用者需要先目測自己與被攝體的距離,再將鏡頭上的對焦環擰
原文鏈接:復活一臺 1966 年的膠片相機,這次大家怎么不買帳了?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愛范兒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