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當大模型升級速度變緩,AI Infra 創業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關鍵字:模型,芯片,集群,科技,性能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內容字數:0字
內容摘要:
AI Infra 格局呈現兩個極端:海外被巨頭壟斷,而國內則過于分散。作者丨朱可軒
編輯丨陳彩嫻
時至今日,如果說清華系撐起了中國大模型創業的半壁江山,那 AI Infra 這條賽道絕對是清華系「上陣師徒兵」的又一波創業豪賭:
媒體所實驗室孵化的清昂智能、高性能計算機研究中心牽頭的清程極智、NICS-EFC 實驗室孕育出的無問芯穹……AI Infra 賽道的明星創企幾乎都來自清華各大實驗室,而硅基流動和潞晨科技的創始人袁進輝和尤洋也均屬「清華代表隊」。
當前,在這層創業要解決的問題也比較明確,主要就是面向上下游,把各類模型同芯片深度適配,一方面減少算力資源閑置現象,另一方面則實現模型應用的提速降本。
不過,作為中間層,模型、應用和硬件層正處在瞬息萬變之間,這意味著 AI Infra 的突破方向也在隨之調整,值此之際,該方向的創業也不斷面臨質疑和些許陣痛,例如:
創業公司做 MaaS 平臺會不會面臨壓力?
訓推一體機究竟是不是偽命題?
海內外需要的基礎設施有何差異?
國產算力的軟件生態需要怎樣的突破口?
異構混訓是長遠方向嗎?
……
這些問題的背后關系著創業最終能走多遠,而不同的
原文鏈接:當大模型升級速度變緩,AI Infra 創業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