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Nature:刷新了傳統認知!蔡欣童/劉長亮等揭示多巴胺快速波動既不調控、也不編碼獎賞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內容字數:10110字
多巴胺動態與及獎賞反應的關系研究
多巴胺(DA)作為一種重要的神經調質,長期以來在控制、獎賞機制和學習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研究表明,DA的存在對和學習必不可少,但其快速波動的作用卻一直存在爭議。哈佛醫學院的Pascal Kaeser團隊最近在《Nature》上發表的文章,系統探討了DA的快速波動與生理功能之間的因果關系。
1. DA的釋放機制
DA主要通過囊泡釋放,囊泡的釋放需要動作電位來介導。DA神經元有兩種放電模式:電緊張性釋放(tonic release)和相位釋放(phasic release)。電緊張性釋放是在沒有外界時自發進行,而相位釋放則是在外部下大量DA神經元同步激活釋放DA。盡管相位釋放被認為與發起相關,但研究發現其波動并不影響能力。
2. 對能力的影響
研究團隊通過敲除DA囊泡釋放的關鍵蛋白,消除了DA的快速波動。盡管動物的DA水平維持不變,研究結果顯示,消除DA波動并未對動物的速度、距離和協調性產生影響。這表明DA的存在對至關重要,但其波動并非必需。
3. DA與獎賞學習的關系
DA還在強化學習中編碼獎賞預測誤差(RPE)。雖然DA的波動參與了強化學習過程,但研究發現,即使DA波動消失,動物仍能學習測試范式,但對獎賞的反應和實施動力顯著降低。這進一步強調了DA波動在學習中的作用,但并非不可或缺。
4. 研究結論與未來展望
該研究挑戰了傳統認知,表明DA的波動既不調控,也不直接編碼獎賞信息。這一發現引發了對DA釋放機制的進一步思考,以及對DA在學習和動機中的更深入理解。未來的研究仍需解答DA在不同生理過程中具體的作用機制。
本文的第一作者為蔡欣童博士和劉長亮博士,研究得到了哈佛大學及北京大學的支持。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致力成為權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和前沿科技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