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英特爾多年,基辛格最大的問題或許是同時想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
原標題:裁掉 1.5 萬人后,英特爾傳奇 CEO :18 歲入職,風雨 40 載,如今成了“背鍋俠”?
文章來源:AI前線
內容字數:14509字
英特爾CEO基辛格辭職,芯片巨頭面臨新挑戰
根據多家外媒報道,英特爾CEO基辛格在任職不到四年后于12月1日辭職,控制權交給兩名副手。董事會認為基辛格的改革計劃未能有效扭轉公司頹勢,導致他選擇辭職。基辛格在英特爾工作超過40年,曾被視為理想的CEO人選,但其在任期間公司股價下跌52%。
基辛格的改革努力與失敗
基辛格于2021年提出扭虧為盈計劃,試圖通過大規模投資來重振英特爾,包括在俄亥俄州建設200億美元的新工廠。然而,這些投資恰逢筆記本電腦和個人電腦市場崩潰,導致英特爾的毛利率下降,股價持續走低。盡管基辛格在技術上投入了巨資,但未能推出有效的AI芯片與競爭對手英偉達抗衡。
臨時接任者的角色與任務
基辛格的離職后,英特爾由CFO David Zinsner和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總經理Michelle Jonston Holthaus臨時接任。董事會表示,未來將專注于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提高產品組合的競爭力。新任董事長Frank Yeary強調,重建制程工藝領導地位是英特爾的核心任務。
分析師對基辛格任期的看法
業內分析師對基辛格的離職各持不同看法。有分析認為,基辛格在任期間雖有成就,但未能有效解決英特爾在技術和市場上的落后,錯失了多個關鍵時期。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MD和英偉達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功,英特爾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英特爾的未來展望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英特爾必須迅速調整策略。基辛格的離職雖然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也為新領導層提供了機會,重新審視公司發展方向。未來,英特爾需要在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之間找到平衡,以恢復其在全球芯片行業的競爭力。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前線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面向AI愛好者、開發者和科學家,提供大模型最新資訊、AI技術分享干貨、一線業界實踐案例,助你全面擁抱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