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AI圈的巨震還在持續。
原標題:進擊的DeepSeek,一夜之間登陸Microsoft Azure、Cursor、Amazon Bedrock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內容字數:4868字
DeepSeek R1:席卷AI界的巨浪與科技巨頭的快速反應
春節假期未過半,DeepSeek R1模型帶來的沖擊波仍在持續。短短十天內,這款模型已登陸Azure AI Foundry、GitHub模型目錄、Amazon Bedrock、Amazon SageMaker以及AI代碼編輯器Cursor,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不僅體現了DeepSeek R1的強大實力,也展現了科技巨頭們對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
1. 科技巨頭的迅速轉向
令人矚目的是,此前聲稱DeepSeek非法OpenAI知識產權的微軟,如今已在其AI平臺上推出DeepSeek R1,并對其進行了嚴格的安全評估。亞馬遜也迅速跟進,將DeepSeek R1集成到其云服務中。這種態度的轉變,凸顯了DeepSeek R1的市場競爭力以及科技公司對自身利益的迅速調整。
2. DeepSeek R1的顛覆性創新
DeepSeek R1的成功,在于其高效的預訓練和思維鏈推理強化學習技術。這使得模型在性能達到o1級的同時,大幅降低了計算能力和資金成本,顛覆了人們對AI高昂成本的認知。OpenAI前政策研究員Miles Brundage認為,DeepSeek的成功讓人們思考,是否真的需要數十億美元的計算才能贏得AI競賽。
3. 圍繞DeepSeek的爭議與調查
DeepSeek的崛起也引發了爭議。OpenAI和微軟正在調查DeepSeek是否使用了OpenAI的API進行訓練;美國也在調查DeepSeek是否通過新加坡規避芯片限制,獲取先進的英偉達芯片。這些調查結果將對DeepSeek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4. Ben Thompson對DeepSeek的深入分析
著名分析師Ben Thompson認為,DeepSeek為了克服H800芯片內存帶寬不足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底層優化,甚至降級到PTX指令集進行編程。這種極端的優化策略,只有在受限于H800的情況下才具有意義。他指出,DeepSeek的成功證明了在硬件受限的情況下,通過精細的優化也能取得顯著成果,這為AI模型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5. DeepSeek對科技巨頭的長期影響
Ben Thompson認為,DeepSeek R1的低成本推理能力對大型科技公司具有深遠的影響。微軟、亞馬遜、蘋果和Meta都將受益于模型商品化和更低成本的推理服務。而谷歌則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DeepSeek的成功削弱了谷歌TPU的相對優勢,并增加了替代搜索產品的可能性。
6. 未來展望
DeepSeek R1的出現,預示著2025年AI競爭將更加激烈。DeepSeek R1的迅速迭代以及其顛覆性的成本優化,為AI產業帶來了新的變數,也重新定義了大型科技公司在AI領域的地位和策略。未來AI格局的演變,將取決于DeepSeek能否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以及其他公司如何應對DeepSeek帶來的沖擊。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專業的人工智能媒體和產業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