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也有「暗部」。
原標題:扎克伯格這款不會發售的新品,又在探索 AI 眼鏡的終極形態
文章來源:愛范兒
內容字數:10894字
Meta元宇宙五年:從Aria Gen 1到Orion的探索之路
本文總結了Meta公司五年來在元宇宙領域的探索,重點關注其在AR眼鏡技術上的進展,從實驗性產品Aria Gen 1到消費級產品Quest系列,再到高精尖的Orion原型機,展現了Meta在技術研發和市場策略上的轉變。
1. 元宇宙的現實差距與Meta的策略調整
Meta在2021年改名后,大力押注元宇宙,但四年過去,元宇宙的普及遠低于預期。Meta并未在元宇宙的整體普及上取得顯著進展,但卻在VR/AR硬件設備上取得了成功。其Meta Quest系列VR頭顯占據了73%的市場份額,而Ray-Ban Meta智能眼鏡的出貨量也突破了200萬臺。這顯示了Meta將重心放在硬件產品上的策略調整。
2. Meta Aria Gen 1 & Gen 2:AR技術的研發引擎
Meta于2020年推出實驗性智能眼鏡Aria Gen 1,其主要目標是用于機器感知系統、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Aria Gen 1配備了多種傳感器,用于收集第一人稱視角的數據。五年后,Aria Gen 2發布,在傳感器配置、芯片技術、交互方式和續航能力上都有了顯著提升。它增加了眼動追蹤、心率監測等功能,并搭載了Meta自研芯片,實現了端側運算,顯著提升了響應速度和用戶體驗。Aria Gen 2的重量卻減輕了,實現了“加量不加重”。
3. Aria Gen 2:面向B端,推動技術轉化
Meta明確表示Aria Gen 2不會面向消費者銷售,而是專注于B端市場,為醫療、工業、城市規劃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持。其開放的生態系統和模塊化擴展能力,也鼓勵學術界參與技術研發,加速技術轉化。Aria Gen 2的升級體現了Meta在AR技術落地上的兩大戰略方向:隱形化集成和開放生態。
4. Project Aria:從人的視角加速AR和AI發展
Project Aria是Meta的長期研發項目,其目標是“從人的視角加速AR和AI”。通過收集第一人稱視角的數據,研究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AR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并推動多模態AI的發展。Project Aria使用了SceneScript技術和EMF3D技術,將現實世界數據化,并通過“自我模糊”AI模型來保護用戶隱私。
5. Meta Orion:全息AR眼鏡的驚艷亮相與現實挑戰
Meta在去年發布了全息AR眼鏡Meta Orion,其交互體驗與Apple Vision Pro相當,并支持手部和眼動追蹤。然而,由于高昂的制造成本(約7萬元人民幣/臺),Meta暫時叫停了量產計劃,只生產了1000臺用于內部研發。Meta計劃將Aria的技術逐步整合到未來的消費級AR眼鏡中,目標是實現AR眼鏡的“iPhone時刻”。
6. 總結:Meta的元宇宙布局
Meta的元宇宙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長期技術積累和戰略調整逐步推進的。從Quest系列VR頭顯的市場成功,到Aria系列AR眼鏡的研發突破,再到Orion的驚艷亮相,Meta展現了其在AR/VR技術上的雄厚實力。雖然元宇宙的普及之路仍面臨挑戰,但Meta的持續投入和技術創新,為未來元宇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愛范兒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關注明日產品的數字潮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