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R1之后,基礎模型要如何做商業化?
顛覆性的技術面前,站在浪潮的最前沿才是最佳策略。
原標題:DeepSeek R1之后,基礎模型要如何做商業化?
文章來源:Founder Park
內容字數:4641字
GenAI基礎模型的商業化探索:五種路徑及策略
本文探討了GenAI基礎模型的五種商業化路徑,并分析了其優劣及適用場景,最終指出在GenAI發展早期,模型能力演進才是核心目標,商業化策略應服務于此。
面向大眾應用,收取產品訂閱費
此模式構建面向大眾的通用型接口,解決簡單通用任務,模型到用戶價值路徑短。但定制化程度低,用戶粘性差,盈利依賴推理成本降低。代表廠商為OpenAI,未來收入主要來自ChatGPT。
MaaS (Model as a Service),通過API收費
此模式回報上限高,通過API平臺服務廣譜用戶,不受限于應用領域。但面臨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開發者轉換成本高。代表廠商為Anthropic,預計2027年API收入占比近60%。
開源模型,通過商用license收費
此模式通過向商用部署開源模型的第三方收取license費用盈利。開源模型license的寬松程度差異較大,例如MIT、Apache 2.0較為寬松,而Meta Llama和Mistral則對商用有限制。DeepSeek等采用寬松license,目前無法從商用部署中獲利,未來可能收緊license條款。
模型與ToB服務結合,提供增值服務
此模式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創收,例如咨詢服務、原廠服務、私有化部署等。但人力服務缺乏可擴展性,并非領先基礎模型公司的主要商業模式。咨詢公司如Accenture已從GenAI中獲得大量收入,Palantir也驗證了模型+服務的有效性,但Cohere的私有化業務則面臨開源模型的挑戰。
最佳商業化策略
在GenAI早期,商業化并非首要目標,但卻是獲取關鍵資源的必經之路。最佳策略應在資源限制下,選擇能夠加速模型能力演進、構建豐富技術生態、擴大用戶群的路徑。OpenAI選擇應用方向,Anthropic選擇MaaS,Gemini、xAI、豆包選擇應用+MaaS,Llama、Mistral、DeepSeek、Qwen則選擇基礎設施方向,并存在不同程度的開源。Hybrid策略也始終是可行的選擇。最終,站在技術浪潮前沿才是最佳策略。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Founder Park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來自極客公園,專注與科技創業者聊「真問題」。
相關文章
